這輯Legography,面書上瘋傳。
各異其趣的LEGO人仔,聯乘本土象徵物。
主理人阿Ric坦言始料不及,因他只一心發揮想像力,用一種「世界語言」宣揚香港文化──觀其讚好與分享數字,得咗,好成功。
m:metro Pop R:Ric
微縮想像
先解題,Legography,LEGO + photography之合體。用得LEGO創作,Ric是發燒友吧?錯了,他小時候是沒有玩過LEGO的。
m: 真的先入為主地認定你玩著LEGO長大。
R: 沒有,兒時家貧,買不起LEGO啊。初接觸反而是有次,在09年吧,家裡大掃除,我太太從床下底翻出她的一盒陳年舊LEGO,我拿起一粒人仔,又幾有趣,靈機一觸:不如讓它們融入我的創意攝影。
m: 後來才確立Legography的本土基礎?
R: 對,起初完全just for fun。第一張試玩作,我把太太的照片印出來,整成人仔拿住的迷利雜誌,純粹逗老婆開心,結果很成功(笑)。後來也是忽發其想,我拍開街攝嘛,如果用它們做背景又會怎樣呢?於是衍生「相中相」的系列,大概有50多幅。年初開始,則嘗試新方向,特意找來一些甚具香港特色的物品,天馬行空地構思不同的場景,借LEGO這「世界語言」來推廣本土文化。
話說回頭,我對拍本土東西確是有份情意結。曾有一位前輩跟我說,外國的確有很多靚風景,但我們絕對不可能比當地人拍得更美;任何人,拍自己地方才會是最美的,我很認同。
m: LEGO是「世界語言」的意思是?各地小孩都玩?
R: 不止小孩吧,很多大人都玩,老少咸宜。而且一望就知是LEGO,代表歡樂,看起來又挺得意,是個不錯的橋樑吧。
m: 你應該收集了很多LEGO人仔吧。有趣是他們的表情異常配合場景氣氛。
R: 至今我有200多個吧,之前拍「相中相」系列,主力收集寫實一點的那些;現在則連怪獸、超級英雄款都會搜羅。油麻地有家玩具店挺好的,供散買之餘,還可讓你組裝髮型、表情、造型諸如此類,相當方便。
打撈已然失落的
是次作品被瘋傳,Ric同時在介紹中留下註腳:「當我發現有些兒時常接觸到的東西,現在已經不容易找到了,更讓我覺得製作這個專輯別具意義。」
m: 那些難找的東西是甚麼?
R: 現有作品中,最難找應該是芝麻卷,70後的童年回憶。我們小時候在酒樓吃,貪好玩,會攤開來吃。現在酒樓以至齋舖都少賣,折騰了好一會兒才物色到適合拍攝的。
有種東西剛巧我上星期才找到──麥芽糖,兩塊梳打餅夾著糖漿。花了很久才找得到那些糖漿!理應辦館裡有,只是近年來連辦館也買少見少,最後在紅磡搜刮到……我也正尋覓紅雙喜火柴,不太想淘寶,即將去紙紮舖碰碰運氣。
m: 用食物拍攝挺麻煩的吧?
R: 還可以。但那些砵仔糕、桂花糕,我特地上網找食譜自製,為了美觀一點,哈哈。想不到為了拍攝,也學到其他東西。
m: 拍攝一張耗時多久?難收集靈感嗎?
R: 單計拍的過程,平均一晚5-6小時便成事,準備工夫如前述就要花些心神。靈感也不算難收集吧,可能我常發白日夢,而我亦真的不時將LEGO人仔比對不同東西,看看能否產生好點子。
m: 拍攝得最久的一張是?
R: 藥酒那張。斟藥酒到那些小瓶子時,原來很易起泡;擺放不得宜又會影響折射繼而改變瓶裡的小模型之影像……結果拍成已天亮。
m: 最大的滿足感是?
R: 坦白說,我不曾想過會有偌大迴響。創作下來,確可勾起一些回憶與情懷。也真的有身在加拿大的朋友告訴我:「你輯相在這裡廣傳呀,真令人很懷念呢!」其實很簡單,如果這些相片可讓觀者會心微笑,我便心滿意足。
特別鳴謝:老婆大人
每個成功男人都有一個女人。對Ric來說,或許是每個「任性」男人,都有一個女人容許他「任性」。訪問到最後,Ric特意請求:可留一個位置多謝Ric太嗎?「首先,是她啟發我這些Legography嘛。為了讓我專心拍攝,她也樂於多做一點家務,哄我們2歲的兒子睡覺,所以我衷心感謝她的支持呢。」最後依然不忘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