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

DJ麻利 都市人的身心「寧」哲學

在石屎森林中營營役役,忙碌以後,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所,心靈卻不見得確切回歸安寧。跟很多人一樣,DJ麻利曾飽受都市病困擾。愛好探索世界、漫遊山嶺海峽的她,自有一套生活哲學,讓身心自由地扎根於世。

患上濕疹以後,麻利不敢再暴食或亂吃。透過謹慎飲食以及規律作息調理身體,以往經痛及壓力等問題也逐漸消退。

對身體負責任

DJ麻利經常被朋友勸戒多吃東西,其實體形瘦削的她,以往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而且甚麼都吃。一年多前,一向健康無恙的身體,毫無先兆地患上濕疹,身體各處以及口腔痕癢潰爛,工作和說話對麻利來說都是苦差:「當時一旦吃錯東西,兩天內必定病發,不得不戒口。連我最喜歡的魚生、凍食及芝士等一概免問,連白飯也得戒掉一段時間;只能吃青菜、蕎麥、小米及蛋白粉飲品等補充體力,心情都變差了。」她開始注意身體,反思飲食和身體的密切關係:「現代人太容易吃到身體不需要的食物,如牛奶、甜點、魚蛋、燒賣及即食麵等化學精製食品。我們餓了,便隨便找東西填滿肚子,享受剎那的安全感,卻沒意識到食品分解以後其實全是廢物;若沒被身體排出,便成身體一部分。因此出現情緒抑或生理病,我們責無旁貸。我慶幸身體以這方式提醒自己,叫我改掉惡劣飲食習慣。」

呼吸,重拾生活節奏

游泳和行山是麻利小時候每星期的例行活動,但自大學時期成了「頹廢」青年,只會唱K、熬夜和上網,身體逐漸變差,偶然睡覺時更會無故腳抽筋。年多前受朋友啟發,麻利下定決心,重拾運動習慣:「他天天做運動的堅持,提醒我保持體魄健康的重要性。若將來頭腦依然活躍,身體四肢卻急劇退化,變得軟弱無力、移動緩慢,想必十分痛苦。想身體隨心志活動,那就必須重拾運動習慣。」現在麻利習慣做gym和行山,也喜歡散步:「有些人認為散步與否對身體影響不大,但長遠累積下來的正面效果不能小看。在鬧市行走,總是步履急速、氣促不順。散步讓生活節奏回穩,腦部放鬆,呼吸好的空氣。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卻很少在意自己如何吸氣呼氣。那是為身體的基本一環,需要重視和練習。」

大自然療癒身心

瀏覽麻利的社交網站專頁,不時看到她遊歷山川大嶺時所拍下的自然風光:「植物擁有強大能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說,葉子今年長得很美,但到了冬天,還是會落葉。一旦強颱風襲來,滿目瘡痍,斷枝遍地;但不久以後,植物還是繼續生長、葉落、花開。天時和環境圓融無礙,人類很多時候卻學不會放手和順應。置身大自然,不知不覺間學會放鬆、自得其樂。如波利維亞的靈動空廣、沙漠的壯闊無邊、石森林的一望無際……看到世界的另一面,讓我意識人類其實很渺小。營營役役的生活,只佔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另一邊廂,甚麼可能性都有;我認識太少,也太小看這個世界。」

「大自然總提醒我,做人其實可以好簡單。」

學會愛,哪裡都是家

麻利主持的電台節目Mali Mali Home,每星期介紹和探討古老智慧以及有關身心靈的不同系統,為聽眾提供另類建議,尋求身心與外在世界和平共處之法。「我是經常情緒低落的人,但不會『徘徊』太久。情緒來了,我可能閉關在房,瘋狂宣洩,但過得一陣子自然洩無可洩,那亦正是梳理心緒的時間。我喜歡想通經歷的意義,也相信每個困難的出現都是為了讓我學習,又或激發出一種能力。若由得情緒流走或將之抑制,並不加思索,那就浪費了。」擁抱情緒,不等於放任自我。這亦關乎自愛、愛人和被愛:「有一句說話常在我心:『你不需要完美,誠實便足夠。』我們在付出愛和索取愛之間擺盪,有時不敢也不願求救,因為自覺沒資格。但從一開始就該明白愛是流動的,我也一直在學習找尋平衡。」

深信植物力量的麻利,有需要時會用上花精,穩定心神:「每種植物自有特性,其能量頻率可對應人類不同情緒,有助紓緩精神壓力。」

[[[related_posts]]]

TEXT TIFFANY
PHOTO CANDY, 受訪者提供
#639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