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遊蹤

5個香港野豬冷知識

野豬,是一般市民大眾常於郊野地方遇到的野生動物。牠們的繁殖力強,野豬媽媽常會帶著野豬仔四處覓食,相信大家對此畫面絕不熟悉。對於這個「野鄰居」,不知道大家對牠們的認識又有多深?以下5個野豬的冷知識,希望助你更加了解「港豬」!

1. 香港野豬從何來?

來源眾說紛紜,主要說法有以下兩點:據說野豬是在香港開埠之後,從外地引入而來;另一說法則是由家豬從豬舍逃出之後演變而成。

2. 野豬一次可生多少隻豬仔?

繁殖能力為陸上有蹄類動物之冠,野豬出生約一年便能夠繁殖下一代,每年可產兩貽,而每胎可生4至8隻野豬仔,但因各種人為或環境因素,野豬仔容易夭折和死亡。

3. 野豬如何適應香港天氣?

香港天氣炎熱,野豬天生散熱能力低,於是會在樹或石上磨蹭,磨走部分豬毛,方便散熱;牠們又會挖泥洞半掩埋自己,貪其冬暖夏涼。

4. 初生野豬毛色大不同!

與成年的灰黑色野豬不同,香港的初生野豬毛色深棕、淺棕斑紋相間,有利牠們在叢林裡藏身,一群小野豬堆在一起時會讓敵人分不出有多少隻,不過三至四個月後就會慢慢褪色。

5.香港野豬壽命只得20年?

野豬雖然是香港常見的陸棲哺乳動物,但牠們並不長壽,壽命最多只有約21年。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