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鬼節祭品為何一定有豆腐芽菜?同「呃鬼食豆腐」有關嗎?

鬼節今天開始了,滿街都是燒紙錢的氣味。相傳地府會在七月初一大開「鬼門關」,七月三十日才關上,期間鬼魂可以來到人間四處遊走。聽起來陰森恐怖,但對於傳統潮州人來說,卻是個難得聚首一堂的熱鬧時節。農曆七月十五日被定為「盂蘭節」,各區的公園、廣場或球場均會舉辦盂蘭勝會,是潮州人引入的習俗,以聯繫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好兄弟」(即死去的鄉里),並超渡孤魂野鬼。除此之外,有關鬼節,你知道幾多?現在就由五鬼為你解答:

 

1 (3)

 

1.何解鬼節祭品一定有豆腐芽菜呢,與呃鬼食豆腐有關嗎?

餓鬼:一般祭品包括豆腐、芽菜、白飯、龍眼及白酒,點燃香燭插上生果,拜祭後便開始燒「街衣紙」。「街衣紙」和祭品都是為了讓鬼魂有得吃、有得穿,但為何要燒不甚飽肚的豆腐和芽菜呢?原來相傳鬼魂在地府不能進食,當食物未進到口便會化成灰燼。豆腐及芽菜的水分較高,較不容易被焚化,希望可以餵飽地府的餓鬼。

 

1 (2)

2.撒零錢有何作用呢?

孤寒鬼:很多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撒錢」環節,燒過衣紙和祭品,人們便把預先準備好的一、二毫子拋到馬路上,小朋友覺得很好玩。但其實這習俗絕非玩意,而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及小鬼,讓它們拾了零錢後,順到帶走霉運。

 

3 (2)

 

3

3. 鬼節為何要看神功戲?

攝青鬼:神功戲表演是盂蘭勝會的重頭戲。「神功」意指「為神做功德」,目的既是酬謝神恩,亦可娛樂街坊,做到「人神共樂」。神功戲由七月十五開始一連三日,在臨時搭建的竹棚上演。一般演出劇種為潮劇,其梯子功、扇子功及手帕功可算是絕活。六十至八十年代初的鼎盛時期甚至會邀請兩個戲班來「鬥戲」,可是今天此行業已逐漸式微,現在通常從內地請來戲班演出。

4.除了睇戲神功戲還有甚麼玩?

黑鬼:盂蘭勝會中也有拍賣會,稱為「福品」競投。在第二、三個晚上,大會把祭品供眾人競投,例如香爐、福祿壽像、紙紮品、金器,甚至跪拜過的蓆子也有。善信一般相信「福品」可保家宅平安及生意興隆,因此每年都能為盂蘭勝會帶來經費。

 

IMG_1884

5. 為甚麼盂蘭勝會還會派米?

小氣鬼:在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儀式完結後,就會把供奉過的米派予善信,既為先人積福,亦能物盡其用。有說派米傳統源於五十年代,當時移居來港的潮州人很多都開米舖,而且常常濟助剛到港的同鄉,才衍生出本地獨有的習俗,令現在的盂蘭勝演變成一項公益行善的民俗活動。

 

TEXT.LORRAINE  PHOTO:網上圖片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