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飛簷走壁Parkour:不一樣的視角

parkourx線的「運動」

時值奧運,花生一籮筐,阿鋒卻不關心,也不觀賽:「現在的『運動』其實很荒謬。奧運背後是資本、政治等盤根錯節。巴西清拆貧民窟建造場館,場館四周仍是貧民窟;有錢辦奧運,沒錢支薪予警察又要削福利開支 …… 結果賺來的錢只肥了貪官的肚腸。在地獄裡堆砌出天堂讓人看,癡x線!」

一句一粗口,阿鋒的義憤之情溢於言表,既是悲天憫人,也是看不過眼奧運造神:「每個運動員都付出同等汗水,難道天資所限,或各種因緣而十六強止步的就不配享受歡呼?」所以阿鋒也反對 parkour 成為競技運動:「拿同一把尺量度所有運動員就失了各人藉運動發揮所長的本意。例如free running ,參賽者為求勝大都偏向表演格局大,觸目驚心的花招,如後空翻,講求流暢,較細緻的招式反而少了。」 parkour2不一樣的視角

Parkour改變人看事物的角度。「規範都是人訂的,別人看欄杆意為『行人止 步』,但玩Parkour 的人只想超越障礙。 」人為每件事物賦予意義,名字不過是個符號罷了,凳可以非凳,枱也可以非枱。阿鋒無奈的只是許多人未經思考,就全盤接受權威的規範,還硬要所有人跟從:「玩parkour被人驅趕是家常便飯,『留名等睇跌死』之類的譏諷也聽不少。只是你做不到的,為何也不 讓人做?為何不相信集體智慧能分配,共享公共空間?」

然而,阿鋒已過了與人爭辯到臉紅耳赤的階段:「以前我會嘗試罵醒那些人,後來發現haters gonna hate,與之爭吵只會帶來反效果。不醒的人你罵他也不會醒,開悟也講求智慧。」信佛的阿鋒慨嘆:「生活是一場修行,難的不是parkour ,是處世。」

parkour3王浩鋒
自稱塵世中的一個迷途小薯,為香港飛躍道協會的創會會員

直面恐懼

香港飛躍道協會把parkour譯作飛躍道。「飛躍」寓意衝破難關,生性內向的阿宗從中得益匪淺:「控制恐懼在parkour是重要一環,以前很多事情想做 而不敢試,練習parkour後 ,從認識自己與環境中變得更敢於挑戰極限。」Parkour 鼓勵學員視障礙為轉變、突破的契機,阿宗亦希望學生能與自 己一樣,把這種技巧應用到自己的人生上,在以沒興趣或能力為由拒絕任何新事物前,問問自己「未試過又怎知道呢?」。

parkour4盧振宗
香港飛躍道協會教練

#517 metro Pop
Text: Chelsea
Photo: Franky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