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集

風高「勿」燥(下)

秋風拂面,天氣變得乾燥,身體亦隨之而起了變化,皮膚痕癢、喉嚨乾、眼乾、上火及乾咳等症狀一一出現!以上種種跡象,有可能是「秋燥」來襲。想對付秋燥就要內外夾攻,好好滋潤身體。繼風高「勿」燥(上),邱穎琳中醫師跟大家解釋何謂秋燥,不再被秋燥纏繞。

5 大滋潤食材
除了外在保濕,內在調理亦非常重要。肺部不耐寒熱,容易被秋燥所傷,所以秋天就要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不過這些食物都偏涼,所以不宜與其他寒涼食物同吃。胃寒或體質作虛的人,也要多加留意,不要吃得太多。

1. 雪梨——養陰生津


具有養陰生津、止咳化痰作用,能去除肺部燥熱,暢通氣道,適合睡眠不足、口乾及眼乾人士食用。如出現口乾、喉嚨痛、身體發熱及咳嗽帶黃痰等症狀,可生吃雪梨,驅走風熱。如咳嗽帶白痰、多鼻水及怕冷,生吃雪梨反而會加重病情,故建議先將雪梨燉煮,消除其寒性後才進食。

[[[related_posts]]]

 

 

2. 雪耳——滋陰潤肺

雪耳又名「平民燕窩」,被視為平價補品,具潤肺止咳功效。雪耳含豐富天然植物膠質,有助潤膚,加上有滋陰作用,能幫助女性調理經期,十分適合女士。不過,由於雪耳有潤腸通便作用,腸胃偏敏感的人進食後會有機會出現腹瀉,故不宜多吃。

3. 百合——潤肺止咳

百合味甘微苦,能潤燥清熱,平時進食煎炸食物後,可吃百合解熱,中醫也常用以治療肺燥、肺熱咳嗽及心煩口渴等病症。百合亦能清心除煩及寧心安神,有助改善睡眠。百合性微寒,但凡風寒咳嗽或脾胃虛寒者都應忌吃。

4. 黑芝麻——滋陰潤腸

黑芝麻能滋陰潤腸,有助通便,而且具補肝養血及潤膚功效,可改善秋天皮膚乾燥及血氣問題,令面色更紅潤光澤,特別適合陰虛、肝腎不足或血虛者食用。黑芝麻藥力平和,不傷脾胃,久服也不會上火,惟容易腹瀉者則不宜多吃。

5. 杏仁——養陰潤肺
杏仁分南杏和北杏,南杏外型飽滿,平性無毒,味甘性平,能潤肺止咳,生津開胃。北杏外型較扁身細小,味苦帶少許毒性,有助通便改善腸燥便秘及咳嗽氣喘。北杏藥性較南杏強,但因帶有毒性,所以日常熬煮湯水時,宜加入南杏同時使用。

 

簡易滋潤湯水

1. 雪梨雪耳瘦肉湯

材料:
雪耳 1 個、雪梨 1 個、百合 30 克、 南杏 20 克、蜜棗 2 粒、瘦肉半斤

做法:
先將雪耳浸軟,雪梨去皮切塊,瘦肉汆水,其他材料洗淨,加 20 碗水,煲 2 小時即可。

功效:
雪梨味甘性涼,有養陰潤肺及清熱生津功效。百合味甘性涼,可潤肺止咳。雪耳味甘性平,有滋陰潤肺功效。南杏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能潤肺止咳。此湯能達致潤肺止咳,滋陰潤燥功效,適合秋天飲用,可改善秋燥。

 

2. 雪梨無花果湯

材料:
雪梨 1 個、蘋果 1 個、無花果乾 4 粒、 栗子 30 克、豬骨半斤

做法:
雪梨及蘋果去皮切塊,栗子去殼,豬骨汆水,將所有材料加 20 碗水煲 2 小時即可。

功效:
雪梨能養陰潤肺,蘋果開胃生津,無花果潤肺生津及潤腸通便,栗子健脾補腎。此湯具滋陰潤肺和健脾補腎功效,適合秋冬養陰。

邱穎琳 中醫師

[[[related_posts]]]

TEXT:ELIM

PHOTO:網絡圖片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