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醫管局統計顯示,香港每10個人便有1個患有糖尿病,而且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已經成為都市人的健康危機之一。在中醫角度來說,糖尿病成因離不開「陰虧」和「燥熱」,想預防勝於治療,便要從以下4個習慣做起,一起享受無「糖」生活。
1. 早睡早起身體好
《黃帝內經》云,夏天宜「晚卧早起」,所謂晚卧,實不宜超過午夜12時。晚睡會損耗陰津,導致心煩失眠、口乾喉痛等上火症狀。若想預防糖尿病,便要戒掉晚睡的習慣,建議每天提早10分鐘上床,逐步調整作息時間。
2. 吃生冷食物要懂時機
冰凍食物如魚生、雪糕、凍飲等都是不少人的最愛,其實生冷食物易傷脾胃,不宜多吃。建議挑選正午時間(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食用,切忌於晚間進食,以免寒氣累積,影響脾胃運作,長遠更有機會引致糖尿病。
3. 適量腳部運動
體重肥胖人士容易患上糖尿病,故需多做運動,尤其是下肢部分。由於下肢佔人體組織50%,是消耗熱量最明顯的部位,所以強化下肢有助預防糖尿病。建議每周運動約4小時,或每天運動35分鐘,進行快步走動、行樓梯、踏單車等,即使體重沒明顯下降,亦可減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4. 泡足要在“Me Time”時
建議以40°C左右的熱水泡腳約半小時,至微微出汗,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放鬆心情,滋養肝腎。特別是腎精虧損的人,可於晚上9時腎經氣血衰弱之時浸泡足部。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