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遊蹤

陶泥記錄小草美麗

人類慣常以個人標準來衡量大自然的價值,例如稀有的,要保護;隨處可見的,毀掉也不可惜;美景勝地,則一窩蜂湧入;平凡不起眼的,則棄如敝屣。但馬來西亞鄉村長大的藝術家陳雪花(Wendy),卻認為「愛」就是不夾雜一點功利;細微如野花小草,她也不會忽略或嫌棄,並以陶泥記錄它們的美麗。

02 大自然正在崩塌中,生物的生存空間也逐被壓縮。

05B 馬來西亞藝術家陳雪花(Wendy),最擅長由不尋常的角度發掘自然之美。

[[[related_posts]]]

 蹲下來 小發現

常言無條件的愛是全然擁抱對方的優點與缺憾,Wendy對大自然的愛就是這般。人家欣賞奇花異卉,她卻覺得無名小草也有可愛之處;別人喜歡盛放花朵,她卻從乾枯花瓣中發現像和服褶襇般的美態。她邊展示手機內的花草相片,邊興奮地說:「野花小草日常被忽略,因為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其實蹲下來近距離觀察,你會發現司空見慣的東西也有獨特的魅力。」她習慣拍下路邊花草的相片,為一般人沒留意到腳底世界的豐富美麗留影。「我現居美國鄉郊小鎮,每到夏天夜裡,草間有昆蟲窸窸窣窣的聲音,伴著我入睡,當中迸出的生命力非常美妙。」

03 菇菌生長於不見天日之地,而發泡膠垃圾又何嘗不是讓人覺得眼不見為淨?

04-1280 小草上並非生氣盎然的翠綠,而是偏暗沉的toxic green,喻意環境污染。底部的裂痕顯示它的生命力即將被蠶食殆盡。不過於作品中,可留意到有一雙鳥兒,寓意面對日益嚴重的污染,有愛還是有希望。

破壞源於看不見 展現大自然被忽略的美態是Wendy創作的原動力,她說:「人類破壞大自然,除了因為自私、盲目渴求發展創新,更因為我們看不見它的美麗。」她在馬來西亞鄉村長大,自小與大自然為伍,椰子殼是她的首飾,橡膠樹果是她的玩具……難怪她對環境議題如此上心,要以陶瓷作品為大自然發聲。野花野草或者不值錢,沒有「保育價值」,但對於別具慧眼的人而言,花草被連根拔起,破壞殆盡絕對是憾事。即使在石屎森林中,綠意其實無處不在,端看你有否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珍惜狹縫中的生機。    

 

TEXT‧CHELSEA PHOTO‧FRANKY SPECIAL THANKS‧JCCAC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