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食

錦田素食Omakase
精緻田園風私房菜

近年愈來愈流行的廚師發辦(Omakase),在日文中解作「信任」,客人將信任奉上,廚師則回以最優質、時令的食材和精細的手藝。但別以為 Omakase 只局限於日本菜,隱身在元朗錦田的素食餐廳「素苗農舍」也做 Omakase,主理人張弛堅持以最新鮮的蔬果,炮製出讓人吃得滿足、與眾不同的素食。

田野中的素食農舍

從錦田大江埔村口一路走,路上翠綠的田野景色映入眼簾,伴隨著蟬鳴鳥唱和狗吠聲,不消一會,便能找到店面低調的「素苗農舍」。走進農舍,內裡種滿了不同的植物,中央的小木屋是客人的用餐區,放滿了有關農耕的書籍、鋼琴、舊式唱片等,令人恍如時光倒流,置身於八十年代的農莊一般。小木屋旁是廚房和主理人張弛和張太(玫瑰)的家。但別看現在的農舍裝修四四正正,原來張弛最初接手的時候,它只是個野草叢生的廢置雞棚,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由他親自栽種,或是搜集附近的廢棄木材一手一腳改造而成,可說是花盡心思。


小木屋旁的廚房,主理人張弛和張太(玫瑰)正努力為客人準備晚餐。

約於傍晚7時,小木屋便會坐滿客人,大家在溫馨的田園風氛圍下一邊聊天,一邊享受素食,不亦樂乎。

茹素令人滿足

除了在裝潢上親力親為,這裡的素食出品,也是由大廚兼主理人張弛精心炮製。已茹素14年的他,多年前曾於跑馬地經營素食餐廳,每天都會從元朗的田裡採摘蔬菜炮製 farm to table 素食,日做16小時,既要面對租金的壓力,又難以專心創作菜式,於是便遷到了現時的農舍繼續經營 Omakase 私房菜。「我是先種菜的,發覺農作物的味道很好,令人感到愉悅,因此也想將這份喜悅帶給別人,即使客人不是素食者,也希望他們在品嚐過這裡的蔬食出品後,能夠得到滿足。」張弛表示,他在下廚的時候時常在想,「到底這一頓飯可否滿足到客人呢?」,因此在烹調菜式時亦會特別用心。難怪素苗的出品,從前菜、餐湯、沙律以至主菜,賣相精緻,分量亦足,仿佛都是張弛特地為客人準備的素食盛宴。


張弛表示,因他們是按已預約的客人人數準備食物,因此農舍的廚餘量較坊間的少得多,至於剩下的菜頭菜尾,也會用來堆肥,絕不浪費。


素苗主要以Omakase 西餐形式出餐,除了可跟客人建立互信,亦可保證食物的新鮮度。 

遊歷異地 炮製入門素食

為了炮製出味道最好的私房素食,張弛每次在營業前的早上,都會從農友裡拿取有機菜,再逛街市採購最新鮮、時令的食材,才決定當天的菜單。曾遊歷過約50個國家的他,自言煮食的方式沒有界限,主要利用自身的見聞來創作各式素食,而每餐使用到的蔬食種類,也達30種之多。「我會稱自己炮製的素食為『入門素』,即容易讓人接受的素食,較為偏向印度素菜的風格。一來是印度當地的素食者人數是全世界最多,二來他們的素食文化源遠流長,我覺得會較易令人接受。」除此之外,張弛也透露,近年來太太還開始把學習到的中醫草本知識應用在食物上,希望製作出對身體較有益的素食,如編者採訪當天的 “Welcome Drink”,加入了竹蔗和北杏調配,帶消暑解渴之效。


張弛是素苗的大廚,至於他的太太玫瑰,則主要負責焗製手工麵包和招呼客人。


“Welcome Drink” 由竹蔗、北杏、蘋果等調配而成,冰涼清甜,開胃又解渴。

編者採訪當日的前菜有香煎羊肚茵、芝麻醬竹筍以及紅毛丹樹膠加自家製乳酪及松子仁,三款前菜味道各有驚喜,令人欲罷不能。


(左)有機白磨菇南瓜湯、(右)杞子手工麵包
南瓜湯味道香濃,配以自家製杞子手工麵包,令人相當滿足。

當晚的主菜有番茄乾黑橄欖燒牛油果、蜜糖芋仔、黑朱古力甜椒、松露露荀、有機大啡菇以及番薯藜麥,每款量少、精緻,不易令人吃膩。


(左)洛神花芝士蛋糕、(右)紅酒燴梨 各$70/客
前者較難於坊間找到,味道酸甜不膩;後者的梨肉酸甜帶紅酒香,十分入味。

「素食是未來的食物」

「試想像你的身體是一架法拉利,你會否把質素參差的油加進油缸裡?」張弛問道。他認為素食是未來的食物,「其實城市人有很多疾病都是由肉食引起的,因飼養生禽、牲畜的過程中往往會使用到激素、藥物,加上動物臨死前的恐慌全都會留在肉裡,導致肉食本身帶有很多負能量,會為身體帶來不少負面影響,故優質的素食,相信會是未來主要的食物。」張弛解釋,他從素食開始了解食物,發現素食不只對環境好,也對身體有莫大裨益,故希望大家能對自己好一點,選擇「對的食物」,為身體注入滿滿的「好油」。


農舍既是餐廳,也是主理人張弛的家。

張弛養了不少貓咪,一家樂也融融。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