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控

鄧達智 妙論香港時裝半世紀

常說近年香港時裝乏善足陳,事實如何呢?邀得Hong Kong Fashion代表性人物之一鄧達智跟我們淺談一下。

「香港fashion最有趣的地方,是沒有一個特定的capital,根本上已成熟到不可能有一個特定潮流或媒體可帶領,轉化成包羅萬象,自己族群有自己族群的衣著傳統:草根的草根,俗套的俗套,土豪的土豪,文青的文青,時裝就是這樣才好玩。」

B13 (4)
六七十年代影星林鳳當年親自為家開設的「玉鳳」時裝店當上模特兒,拍攝宣傳照。

「在我眼中fashion品味無疆界,不只限於某些領域。香港的時裝貿易曾經風光,不過自從香港時裝北上設廠就沒落。論香港時裝潮流,八十年代最火紅的一定是日本時裝,當年香港人應為穿日本時裝就是很前衛很厲害,根本不能跟現時比較。」

B18 (2)

想當年利時孕育多少本地設計師,就算是連鎖店Esprit與Kitterick的fashion items雖然是mass production,但款式多而且感覺新鮮。除了設計,營運也是先鋒,以興發街的Esprit為例,店舖可以每三日落一次新貨,當時沒有時裝店可以做到。Esprit當時還是環保先鋒,破格講究 eco-friendly,連sales都個個整潔醒神,令人光顧得好開心。
想當年利時孕育多少本地設計師,就算是連鎖店Esprit與Kitterick的fashion items雖然是mass production,但款式多而且感覺新鮮。除了設計,營運也是先鋒,以興發街的Esprit為例,店舖可以每三日落一次新貨,當時沒有時裝店可以做到。Esprit當時還是環保先鋒,破格講究 eco-friendly,連sales都個個整潔醒神,令人光顧得好開心。

 

一直大力支持本地設計的Novelty Lane,由網店慢慢發展到在灣仔開實體店。
一直大力支持本地設計的Novelty Lane,由網店慢慢發展到在灣仔開實體店。

「反之香港出口時裝最厲害的時候是設計casual sport wear,那些casual牛仔褲加colorful tee,Espirt就是當年成功例子。除了casual wear,香港也有講究手工精緻時裝,如西裝與旗袍。我敢說在香港度身訂造西裝是東南亞最好的,日本也不及我們。因為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承傳下傳統訂造西裝的技術。

「還有旗袍,就連Kate Moss、 Sophia Loren都指定要來香港訂造,因為戰前的上海旗袍跟戰後的香港旗袍設計不同,香港的旗袍是日常穿著的,那是我們獨有的時裝。」

 

B10

「現在讓我感到最奇妙的是韓國潮流,因我說不出何謂韓國時裝,你說他們有很多蕾絲設計?歐洲的蕾絲設計少得過他們嗎?你說他們喜歡穿粉色,難道日本又少得過他們嗎,對我來說韓國時裝是無說服力的。」

 

M (5)

鄧達智
香港時裝設計師
1982年投身時裝界,1983年到英國倫敦時裝設計院攻讀設計藝術學士學位。曾任多個時裝品牌設計師,2004年全資擁有品牌“William”,並在國內開設分店。近年成為作家及時裝評論者。
推介人物
• Mariano Fortuny(1871 – 1949)
西班牙文藝復興設計師,身兼時裝設計師、建築師、畫家、攝影師和燈光師。作品對後世影響頗大,尤其對時裝設計師Issey Miyake影響最深。他在五十年代為時裝界開發了一種類似壓摺的技術,保留衣服內部的自由空間。

 

TEXT. Elton5WK

節錄自#471 metro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