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狙擊行山垃圾蟲,最近漁護署在4條行山徑及1個自然護理區作試點,展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計劃,移除40個垃圾桶。沒有垃圾桶的行山徑,靠大家自律帶走垃圾,別要清潔工友替你執手尾。
郊野公園護理主任Angela留意到,垃圾桶提醒了市民要丟棄垃圾,但又往往令垃圾桶及周遭堆滿垃圾。「郊野公園垃圾桶的清理次數,沒有市區頻密,很多時候垃圾會留過夜。重鹽、重糖和添加劑的人工食物,吸引馬騮和野豬覓食,長遠影響野生動物的健康和習性。至於被下雨或大風吹至斜坡或深谷裡的膠樽、垃圾,收拾起來驚險萬分。我相信,垃圾帶得來就拿得走,大家在遠足郊遊時應該做好本分,逐步做到零垃圾。」



問大家愛不愛郊野公園,很簡單會回答「愛!」,但保護郊野不應假手於清潔工人:「大自然是野生動物的家,是我們的康樂用地,是水塘的集水區,為我們帶來潔淨的空氣,群山環抱的天然屏障,帶來抗禦颱風的『力場』。這些都是表面看不到的價值,是郊野帶給我們寶貴的資產。」

遊山無數,AM曾走過14公里路,身體力行參加綠色和平狙擊大東山垃圾行動。他指「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計劃早應實行,「我們一行18人在33度高溫下,由荃錦坳大帽山開始走到元朗大棠,興致勃勃走進叢林,夾起車路、山徑的垃圾。最討厭是煙頭和廁紙,雨後黏著地下細碎得很,難以清理」有人抱著自私的過客心理,在郊外亂扔垃圾竟合理化起來。

「山中遊子」呼籲大家BYOB,Bring Your Own Bottle,行山自己帶水樽,少製造垃圾:「我行山只帶一個人需要的東西,行完才下山買吃的飲的。我的行山方式像苦行,實行源頭減廢。」城市人物質過於豐盛,窮盡山水的包容性:「看過跑山比賽的選手把膠水杯用完即棄,扔得遠遠的,難以收拾;其次是大學迎新營,拿到過多sponsor資源,發現一批未開封便過期的枝裝水,很浪費。」
2012年AM與朋友大宇創立「山中遊子」面書專頁,當中有一段令人讀過念念不忘的心聲:「山野承受的污染,總是人為的。人造的業,只有自己能化,藉著自然開拓眼界,充實內心,我們都具備撥亂反正的理由。」
FOLLOW
山中遊子
山野中遊走, 尋一刻自由。集自然、攝影、設計與藝術於一身。去年走訪台灣玉山、馬來西亞神山 與韓國漢拏山,今年剛完成「越南越愛」遊記,登上越南番西邦峰 。
Facebook推介:
Todayz Photography
熱愛大自然, 深信每個當下都值得細味, 每個人都會說故事, 而我們, 今天用照片說故事。從這裡開始,讓生活留下。
www.todayzphotography.net
九原野孩
從小接觸野外生活的九十後。不斷進行攀山,野營、出海探索戶外,從歷練中成長。 體會質樸的生活,重拾真摯的喜樂,從執念中解脫, 將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帶回野地。 instagram.com/90wildboy
TEXT‧CHLOE PHOTO‧FRANKY、BILLY、受訪者提供
節錄自#476 metro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