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期間,周圍也看吉祥揮春。自小覺得揮春很妙,四字祝福無盡無窮,巧聯妙對對仗工整,還有四個字擠在一起的「招財進寶」。這類字有個名堂,叫合文字,未必在字典找到,卻是民間創意結晶,源遠流長,造字不再是倉頡的專利。

合文字,由慣用的中文詞組合而成的獨特字體,一般沒有讀音,但大部分都可望字思義,一目了然。合文字的起緣可追溯至先秦時代,君主傳命令或徵調軍隊時,通常會把數個篆字合併,刻在竹或木上,再劈一半,一人各執一邊,合併以驗真假;在道教流行的漢代,這種方法被道士借用到符篆上;直至宋代,合文字便從道符,演變成民眾趨吉避凶的方法。最常見的合文吉祥語都與財富相關,除了「招財進寶」,還有「日日有見財」、「黃金萬兩」、「日進斗金」等。
中文字可合體,一切還是因獨特結構,許多部首偏旁外形相似,互相借代融合,看起來也穠纖合度。合文字一直只見於揮春,但在網路搜尋一下,不難找到港台兩地創作的趣怪新合文,有些是社會熱話,有些是潮語,幽默感爆燈。自己文字自己造,識得笑,其實真的很好笑。


香港代表是一眾高登巴打的作品。高登討論區曾興起一陣子合文字風潮,不少網民用高登用語揮灑創意,有些更巧妙地把英文字母融入其中,贏盡掌聲。






TEXT.NICKY
節錄自#489 metro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