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狂

賭博術語變俚語

「俗語說『唔賭唔知時運轉』,中國人好賭,相信『賭』能顯示運氣的好壞。」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笑說。追溯到1850年代,香港最盛行的賭博是「番攤」,主持人抓一把「攤子」(又稱「皮」,多用骨鈕或蠶豆之類),用碗蓋住,賭徒下注;主持人開攤,用一枝竹把攤子撥開,四顆為一組,看看最後餘下多少,剩一顆,就是「開一攤」,如此類推,有一攤、二攤、三攤及四攤,買中了數目,賠率是一賠三。

collectskin

彭志銘:「今天有些常用語,就是由番攤流傳下來,如『收皮』,每局有了結果,把『皮』撥回一起,收集起來,即有『完結』的意思;又如『七個一皮』,皮是四顆為一組,若以七顆為一組,則暗示該人做事『亂七八糟』沒有條理。番攤是部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語言及常用語透過這些文化流傳下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