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Jerry Photo : Billy
故事中的麥兜,生於單親家庭,現實中,這純真的傻豬卻有一對默契十足的父母,麥家碧與謝立文合作多年,維持著一人繪畫一人寫故事的分工,而麥兜的電影系列也維持著每隔兩三年便有一部新作面世,起自2001年的《麥兜故事》,十五年過去了,來到第七部作品《麥兜‧飯寶奇兵》,「麥兜之母」麥家碧笑言一如當初,麥兜沒變,她也沒變:「但我做的事好像愈來愈少,他(謝立文)做的卻愈來愈多,哈哈。」
小學雞救地球
在歷年不同作品,麥兜有不同年紀,有時會長大,有時又是古人,麥家碧說:「麥兜就好像一個演員,幼稚園的麥兜在我心目中倒沒變過,但謝立文的故事,要嘗試不同年齡層,我看麥兜的心態也就跟著改變。」
今次麥兜電影的主題是「超人打怪獸」,有超人,有怪獸,還有機械人:「所以麥兜年紀大一點,是小學生,嘗試用小學生的方法拯救地球。」新作沒有過去春田花花幼稚園的一眾同學仔,連校長也不再純粹是中年大叔,而是隱世科學家。麥家碧卻點出,唯獨一個角色是15年如一日的,讓她省卻不少麻煩:「從來沒變過的人,其實是麥兜媽媽,麥太,她好像一直沒老過。」
十多年來個性如一,也有賴吳君如配音配出鮮明形象,有時愛得太深,甚至不講道理,無論不同作品中的麥兜換了多少模樣,麥太仍然是最疼愛兒子的一個師奶仔。
外援加入 故事更多變
新作的世界觀更宏大,也明顯注入不少新元素,麥家碧指:「今次製作技巧有別過去,以前都試過一些3D效果,今次幾乎全套3D,但又不是在戲院要戴3D眼鏡看的那種。」
《麥兜‧飯寶奇兵》找來一支3D團隊合作,主要配合以前未試過的類型片題材:「今次故事關於『打怪獸』,確需色彩濃厚,節奏快一點的強烈氣氛,用3D去呈現會比較合適,但有一些『文場戲』就會沿用2D把兩種畫面混合,整體感覺是跟過去不同的。」
電影的風格有別從前,但談到跟謝立文的合作,麥家碧就表示多年來他們的分工都差不多一樣:「他從來都是寫故事,現在還會負責篩選音樂和配音。以前我會負責畫背景和人物,但這次人物和場景太多了,於是我們就請了很多外援。」
漫畫家聯乘
楊學德
除3D團隊外,《麥兜‧飯寶奇兵》的合作單位還有香港漫畫家楊學德:「今次麥兜成長於一條漁村,他便負責設計村的人物,例如水電工、艇嬸、貴利佬,仍是楊學德一貫的風格,搞笑又活潑。」
黃炳
另一位參與合作的藝術家,是相當年輕的動畫製作人黃炳。原來麥家碧偶然在比賽中擔任評判時,認識了黃炳:「我就暗暗抄下他名字,一年之後就終於合作了。」由於《麥兜‧飯寶奇兵》的怪獸和超人就住在太空,因此他們需要繪畫一套宇宙場景,麥家碧形容:「找他合作就好像執藥一樣,黃炳的作品用色有趣,很適合把麥兜原來的故事忽然切換去另一個世界。」其實麥兜的電影系列差不多每套都會邀請不同artist合作,她指:「因為『太唔抵得』香港有如此多出色的畫家了,而麥兜又似乎跟很多artist都夾到。」
怪獸也是一個生命
為何這次主題是「超人打怪獸」?麥家碧笑說這是她個人看法:「我覺得每個男孩子都總會想過,要寫一個關超人和怪獸的故事。」倒不曉得她所指的男孩子,是謝立文還是故事中的麥兜。
麥家碧認為,甚少把題材重複的謝立文,寫故事的方法就是給予麥兜不同的難題:「大家都知道啦,麥兜這個人是相當『舐嘢』,又不英俊,又不聰明,單親,家裡又窮。但遇到生命中不同困難,他總可度過,雖然方法未必是你所期望的,今次的難處就大到不得了,因為地球會毀滅。」
這次麥兜負責建造機械人去打怪獸,與近期上映的《真‧哥斯拉》題材相似,風格相卻反。童真的心最是單純,麥家碧說,麥兜關心的,其實不是怎樣打敗怪獸:「反而麥兜會注意到怪獸的需要,他會問媽媽:『為何牠的手這麼短,搔不到屁股怎麼辦?』麥兜理解怪獸的角度是不同的,怪獸對他來說也是一個生命,是為了牠好,多過為了救地球。」
雖然用上3D繪圖,但這不是一部科幻片,更不是一部動作片。麥兜並不強大,沒有超人的身手和能力,不過,麥家碧說,麥兜本身就有一些特質能讓他戰勝怪獸:「是一般人都明白的事,我期望,當觀眾看到某個位,心頭一暖,就會明白,就是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