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消費

裸買三餸一湯,有幾難?

關於買菜做飯,相信各人自有一套經濟實惠的購物策略。但對「老是常出現」的保鮮膠包裝和膠袋,未知你又有何對策?每個膠袋的平均壽命為20分鐘,並需時1,000年降解。使用膠袋當然不是可持續方式,為地球健康,改變習慣最實際。今趟我們實試無包裝消費,祼買三餸一湯!

裸買第一步:準備器具

像筆者這類偶爾做菜的”Sunday cook”,開始裸買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寫下購買清單,因應食材,攜帶合適器具。若是每天負責烹飪的「一家之煮」,熟知買菜所需,自然更容易準備好所需的盛載器具。

筆者試行裸買當天所準備的器皿,看似頗多,其實一個籃子已夠盛載,而且買時分類盛好,其後很方便處理。

1. 買餸籃 / 袋 / 車仔
疏氣及闊底的籃子易於清潔,可直接裝載蔬果,避免壓爛或悶壞食材。

2. 大小布袋
布質索袋可代替膠袋,用以盛載乾貨或表面乾燥的小份食材,如豆類、士多啤梨及麵包等。

3. 風呂布 / 小方巾
跟布袋的用法類似,但配以不同摺疊及打結方式,用途更廣。除了買菜,平日亦可用來包裹餐盒。

4. 食物盒
表面濕潤的食材或油器,以可密封盒子的盛載,避免滲出液體。

5. 玻璃罐
可用於購買長期使用的食材,如調味粉、香料等,買後不用更換器皿,直接使用。不需特意購入,將果醬玻璃罐洗淨後備用。

6. 瓶子
用以購買液體,如油類及醬汁。

試行裸買後的食材,包括蔬菜、豆腐、番茄、木耳、雞蛋等等,無論大小或乾濕狀態,用自備器具都能安穩地帶回家。

用裸買材料所烹調的三餸一湯,菜式包括芥菜豆腐木耳湯、番茄紅蘿蔔腰豆燉煮鍋、芝麻醬涼拌菠菜、香草蘑菇炒蛋,不因無包裝而簡陋。

裸買宗旨

裸買的重點在於”Reduce”──避免製造無謂垃圾,減輕地球負擔。歸根究柢離不開另外兩項環保原則:”Reuse”──選擇可重用物資,以及”Replace”──使用環境友善物料。懂得善用現有資源,一步步改變習慣,同時履行消費者社會責任,與商戶相互影響,由下而上重新確立惜物環保的價值觀。

裸買第二步:去哪兒買?

若到大型超級市場購物,就算自備購物袋,亦免不了包裹新鮮食物的多層保鮮紙,還有各式貨品包裝袋。因此,筆者選擇到小店及街市試行裸買,看看當中會否遇上難題。



1)無包裝小店
新式的無包裝小店,非常便利裸買人士,店內整齊羅列了各式穀類、麵粉、豆類、調味粉及油類。購買時,只要先磅秤容器,用粉彩筆於瓶子上記錄重量,再注入所需食材,然後到櫃面量度分量及結帳。

2)傳統香料或藥材店
舊式小店以大織布袋盛載香料,只要準備好自攜器皿,便可著店家量度玻璃罐重量,注入所需香料分量。若沒帶器皿,以紙張包裹食材亦是低碳選擇之一。

3)街市及乾貨舖
傳統街市及乾貨舖,是實踐裸買的最佳場域,謹記要拒絕膠袋,同時為體諒攤檔繁忙,最好先拿出器皿提醒店家。

豆腐檔
筆者帶備食物盒盛載豆腐,檔主讚一句「環保好啊」,然後手勢俐落地把兩磚豆腐放入盒內,省時方便。

菜檔
動作迅速的菜檔姐姐,筆者幾乎趕不及拒絕膠袋,幸好她看到我環在手臂的籃子,眼明手快地把蔬菜放入。

雞蛋檔
是次帶備了厚方巾來購買雞蛋,將蛋包裹打結後,放於籃子面層避免壓爛。亦可將舊蛋盒剪裁成合用的大小,作盛載器皿來循環使用。

裸買感想

在菜市場裸買過程比想像中順暢;一般檔主得知客人不需膠袋,便會將食物放進提供的器皿,跟平時沒兩樣。購物籃加上布袋、盒子及方布等,並不重,帶著它們有時更會獲得「個籃好靚」或「真係環保」等讚美。不過若有即興食材想買,未必有多餘器具盛載,最好多帶一兩個袋子或折疊餐盒,以備不時之需。有人會重用家居積存的膠袋,是環保權宜之計。但需注意,久用的膠袋會釋出毒素,須定期替換。

[[[related_posts]]]

 

 

TEXT/ TIFFANY
PHOTO/ NICK
#616

 

立即登記成為夠Green會員,獲取「買得綠」商戶的獨家消費優惠!

詳情請登入:https://bit.ly/2LMI20w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