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瑪嘉烈黯然地走過行人隧道,街頭歌手唱出「大家都在尋找消失的過去」一幕,令不少觀眾感觸落淚,而那沉厚歌聲也令人好奇:他是誰?他是街頭歌手黃劍文(Kimman)。早陣子話題劇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除了劇情吸引,亦為這位實力音樂人帶來機會,讓他從街頭唱到入電視台。
黃劍文 Kimman
街頭歌手
曾經參加台灣《超級偶像》及《華人星光大道》、內地《拉芳星光大會》、《中國好聲音》等比賽,還有香港第一屆《超級巨聲》。剛剛加入香港電視娛樂(ViuTV)成為旗下歌手。
Facebook:Kimman Wong 黃劍文 音樂說故事
回家發展事業
第一次留意Kimman是數年前閱報,知道有位香港小子過了一年澳洲busking生活,印象深刻;第二次是今年金像獎頒獎典禮他有份表演,以新人姿態亮相,卻功架十足;最近一次就是《綠豆》邀請他唱作主題曲《我們的》和插曲《尋找消失的過去》,正式以歌手形象入屋。
發現夢想
追溯Kimman的音樂初體驗,原來是少年時期上教會參加詩班,後來加入別人樂隊,有機會唱solo和學彈結他,22歲開始做婚禮和咖啡店駐唱歌手,逐漸發掘唱歌才華。「23歲時,我錄了一首demo寄給某台灣DJ,他邀請我去試音。在當地遇到一位製作人,建議我嘗試寫歌,因台灣有很多唱作歌手。後來也是憑自己創作參加《超級偶像》,這時才發現音樂是我真正夢想。台灣人常常說:有夢就是最美。這句話好hit到我心內共鳴。」
夢想中迷失
那是2007年。在他專注於比賽期間,傳來母親自殺身亡的消息,像一記當頭棒喝,也令他變得迷失。關於生活的優先次序,也關於音樂的意義。傷痛過後,還需振作活著,決定回台灣繼續參賽。2011年希望突破自己,出發往澳洲工作假期,在那裡意外地重新遇上音樂。
街頭互動為樂
「抵達澳洲那天是9月1日,好像開學般是個新開始。愛上busking是被感染的,澳洲的街頭音樂令我好開心和放鬆,跟其他地方或香港音樂人很不一樣。我好希望其他人能因我的音樂而快樂,或停下腳步,或感動到哭,但又過來給我金錢。這是個美麗的動作,非因金錢,而是能激勵我。」這樣的街頭表演旅人生活,一唱就是數年,一直在亞洲、歐洲甚至非洲遊走。「在各國,有好多人send message告訴我如何被我的歌感動。有個男生曾說,他媽媽和妹妹都聽到哭,希望我可來到他們的城市,住在他們家,帶我去玩。」
尋到定位
從不斷參賽爭取公司合約,到懷著赤子之心不再執著,Kimman找到了真正方向。「心中有個信念:當我繼續分享音樂,便會有人來替我成就夢想。Busking是不停準備自己的練習。」終於,他等到了。去年在中環ifc表演時,《綠豆》原作者南方舞廳是聽眾之一,聽到他的原創歌曲,決定找他唱主題曲。然後,由一首歌的合作,變成ViuTV旗下創作歌手,都是因緣際會。「已經遊走了四五年,主要是家人好想我回港。去年婆婆入院,好擔心,就藉著這機會決定留下。」最近少了時間走出街上演唱,不過常常見他開facebook live為粉絲獻唱。換了媒介,依然以分享音樂為宗旨,期待他有更多新創作。
#520 metro Pop
text: LORRAINE
photo: STEPHEN、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