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

菇、菌、蕈怎樣分?

 人類對蘑菇就是有一種莫名奇妙的着迷,每次行山巧遇鮮活肥厚的菇菌總是叫人興奮。外國有不少人會上山採菇自食,但要是未經訓練辯認可食用和有毒蘑菇,還是不要亂試。 有人喜歡叫「菇菌」,亦有人受叫「菌類」,更有植物學書籍稱之為「蕈」,到底菇、菌、蕈點樣分?
(breakfast_of_champignons IG)

外國菇菌群組非常熱門
外國有不少人居住在郊區,到山中採摘野菌食用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為了學會如何分辨可食用和有毒的菇菌,網上更有課程可以報讀,如Mushroom Exam,教你如何成為一位蘑菇獵人(mushroom hunter)。由於每個地區的菇菌不盡相同,因此課程和認證分不同地區,如英國、歐洲、美國等,好可惜,暫時未見有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大家想成為蘑菇獵人的話就有點難度了。 

Wild Food UK網站內亦列出在英國可找到的食用野生菇菌,常見的有Cauliflower fungus、Horn of Plenty和Champignons。在社交媒體上更有非常多群組討論菇菌,不少人上載他們找到的野生菇菌,更有大如手掌、在香港頗為貴價的羊肚菌(Morchella),真是令人羨慕又妒忌。
隨意就在家門口發現疑似羊肚菌 (FB : Wild Edible Plants, Mushrooms & Trees Identification & Discussion)
英國常見的Cauliflower fungus,望落確係有幾分似椰菜花,又似雪耳,不過質感就似秀珍菇一類。(angelikales IG)
同為英國常見的Horn of Plenty菇菌,貌似蠔菇,睇個樣就知好食。(fernandfungi IG)

菇菌都可以做Artwork
英格蘭藝術家Anna Henning,她不時在其IG 上載上山採收野生菇菌的照片,然後將菇菌烘乾製作飾物,紫色、銀黑色和紅色蘑菇的作品非常受歡迎。
想不到菇菌的顏色比花還要野艷。

用蘑菇來做的菇環,菇菌的紋理令人看得着迷。

還可以用菇菌來做頭飾,好型。

Anna Henning IG : Breakfast of Champignons

到底菇、菌、蕈點分?
自然界中,真菌類可分為擔子菌、子囊菌及藻狀菌三類,而蕈是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實體通常肉眼可見,即是屬於較高級的擔子菌及子囊菌,通常又會被稱為蘑菇、菇類。英文稱蕈mushroom,有說此字的字源學是由兩個古老的英文生字maes和rhum合併而來,前者指原野,後者指凸出的東西,原野中凸出的東西,非常有畫面。

通常大家習慣叫肥大肉厚的菇菌做「菇」或「蘑菇」,它們都屬於蕈類。

(breakfast_of_champignons IG)

撰文:ching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