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茗靜時光

3
水墨畫的妙處從不在於濃淡相間的墨跡,或各式點染技法,而在於那片讓氣韻流動的白。把日程表填至密不透風,我們仿佛獲得了一點充實,但只怕也壓縮了讓想法、情緒和事物沉澱發酵的空間。學習品茗,為重複的日常添一點甘美,品嚐一下茶裡深沉的文化底蘊。

7

Tommy Ng
.木+木 IDG concept 及嘉禾設計 IDG design 創辦人,致力將傳統文化與時尚生活接軌,長期醉心茶文化,希望藉此成為推廣現代東方生活理念的引子,分享廿十多年來自身對茶所領悟、認知,引導學員步穩端正的茶事方向。
fb:木+木 IDG Concept

貼近日常 鬆而不懈
Tommy說:「飲茶與飲酒皆使人放鬆,但兩者氛圍很不同。品茗不必時刻嚴肅禁語,但茶席間淡泊寧靜的氣氛自會使人收歛心神,令品茗人坐姿放鬆而不鬆垮。」現代人常說的放鬆是放縱居多:敞開胃口暴飲暴食,賴在被窩至日上三竿,打機打至沒日沒夜。品茗精髓卻是鬆靜自然,節制有度。陸羽《茶經》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性寒涼,多飲傷身。自我約束,簡約樸素方是正道,飲茶如是,做人亦如是。
Tommy:「品茗沒甚麼規矩、儀式非跟不可,但所有程序及擺設都有實際功用。」

 

茶桌-較矮符合人體工學,使泡茶者提起茶壺斟茶時不必聳肩。

茶具-擺放方向劃一,視覺上整齊端莊。

泡茶-別人特別留意泡茶者的手,袒裼未免不雅,故設計中袖茶服,看來優雅大方,又不會牽絆桌上物件。

 

Tommy數次強調香港人在華人中最率性實際:「日本茶道把品茗當成一種舞台上的表演,偶一為之,自有新鮮感,但每天形式化地喝茶門檻太高,會嚇壞人。我也怕那種煞有介事地穿著小鳳仙裝,刻意賣弄東方風情的泡茶人,香港人不吃這套。茶當是貼近日常的,可淺嚐,可牛飲;可獨自細味,也可歡聚同飲。」
5

把茶葉放到賞茶則(右上四),先聞其香,觀其形,然後才開始泡茶。
用來清理壺內茶渣的茶杓(右上三)有個甚有詩意的別名:撩雲。

1

「茶不僅是茶,也是一整套生活美學的載體。」


深而廣 簡而精
先喜歡茶,後才喜歡室內設計的Tommy自覺,茶與空間相似:「都是容許遊息與想像的載體。若只把茶視作味覺享受,太浪費了。愛茶人往往從茶葉、茶器起始鑽研,然後像織網似的擴散至香事,茶席佈置,茶室外的園境設計等環境美學,蘊含的中國哲學、藝術、文化內涵可以學一輩子。」

Tommy:「談美學、設計,大家會本能地想到西方的Bauhaus、less is more,但若一味模仿外國人,我們不會做得比他們好,也喪失自己個性。唯有重拾民族自豪感,在古人的生活中抽取美學精華,才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設計、生活風格。茶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長物志》、《閒情偶寄》、《紅樓夢》無不記載茶事這種生活藝術。」

古人生活恬淡閒適,講究情趣,先不說古琴、崑曲、詩詞等陶冶性情的茶敘活動,他們對周遭佈置也絕不馬虎:宋代單色釉瓷器樸實溫潤,明式家具線條簡約流麗,放在現代家居也不會格格不入,一如茶的魅力,可超越時間空間。

6

渣斗相當於桌上的垃圾桶,瓶口寬方便扔東西進去,瓶頸收窄則為美觀。


由藏知珍 惜物添趣

「愛茶人用慣一個茶壺就捨不得扔,有裂痕、摔破了還要千方百計修補。」Tommy說:「有些茶壺裂紋如樹枝,以梅花釘作鋦釘反而更添韻味;日本人愛用的金繕法則是先以生漆黏合或填補,再敷以金粉或金箔,使壺身頓生華美。」坦然接受缺憾,用心修繕彌補,也是一門生活藝術。
2

養壺

新壺顏色暗啞,但經茶湯洗禮,長久會散發內歛的光華,此謂養壺。
4修壼

鋦釘要把殘壺合二為一,但又不能穿透另一面以防滲水,極考工匠手勢。

茶∙壼配搭學

光滑瓷壼-適合淡味的茶如綠茶,以光滑的瓷器盛載,香味才會明顯。

紫砂壺-較吸味,適合重火焙製的茶(如岩茶、鐵觀茶),能瀉火氣。

陶壺-具吸水性,常以之泡茶,壺面會有溫潤光澤,裡面也會儲藏茶味,令茶愈泡愈好喝。
8
10Catherine Yung
瑜茶舍店主
「在辦公室花十分鐘泡一壺茶不是浪費時間,短暫離開紛擾壓力,退後一步才能看到全局,划得來的。」
留白:自省時光
「支裝茶大概都是差不多口味,亳無靈魂。如今多了識茶人,希望嚐茶包以外的茶,不過苦無途徑。想想法國紅酒何以聞名於世,不過是教育推廣做得好。我開茶舍就是開拓推廣茶學,以茶會友的平台。平常大家對普洱的既定印象是一味濃厚苦澀,在我這裡會發現普洱的清香。」

Catherine續說:「品茗本就是生活化的,無須設壇擺陣或者刻意闢出一段長時間。平常香港人已如像蟻,密匝匝地擠上公共交通工具,在家打開窗又與鄰居尷尬地打照面,泡茶就能為自己預留一點空間。」泡茶出湯時若不耐心等茶湯滴完,下一泡茶會苦澀;不待思緒沈澱,也作不了好決定,愈忙,愈要休息。

四時茶飲 各適其適
「不同環境、時間、茶伴、天氣、身體狀況都適合飲不同的茶。」

春天-適合品嚐活潑的花茶。

夏天-可喝清淡消暑的綠茶。

秋天-宜飲烏龍防秋燥。

冬天-可喝紅茶生熱暖胃。

 

9春夏秋冬各有好茶可配,依時序為:茉莉金花(左上)、雲霧綠茶(左下)、鐵觀音烏龍(右上)、雲南紅茶(右下)。

「儀式方面也沒有甚麼硬性規定,可繁可簡,最要緊是自己舒服。品茗衍生的情趣與感悟足以使之成為一個終身習慣,因為茶事就是一個打開感官的過程:或會讓你察覺到自己認為『貴茶一定好』的虛榮;有時專心為他人奉茶又會與對方生出一種聯繫共鳴;打理佈置茶席的小盆栽時又會感到與大自然拉近距離。」
瑜茶舍
地址:火炭坳背灣街33-35號世紀工業中心14樓B室
查詢:2359 3988
fb:yú teahouse 瑜茶舍

 

#501

TEXT‧CHELSEA
PHOTO‧BILLY、FRANKY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