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影響人對建築設計的理解,然後大眾便能向建築師提出更多想法。」
建築 X 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建築學很遙遠,建築卻其實很貼身。由六位青年建築師組成的團隊「建築平台」,經常籌辦形形式式的活動,把建築概念聯繫到其他文化範疇,務求令它普及化。早前舉辦過《建築X廢青》(廢物處理)、《建築X開飯》(食物和農業)及《建築X旅遊》(本土旅遊),下次則是《建築X電影》,邀請了三位具本土情懷的導演,解構城市和地區作為拍攝場景的重要性。成員阿鋒解釋:「我們構思題目的法則,是愈跟建築無關愈好,提起人興趣和好奇。其實任何在城市空間內發生的事情,都離不開建築。」
落地建平台
「建築平台」是香港建築中心的其中一個分支。成員阿蔡:「建築中心舉辦很多教育活動,但我們不是『教你』,是對等的關係,建築師也需從不同界別獲取知識。他們一些有趣想法,建築師平日不會注意。」每次活動都會營造一個平台,邀請三位建築師,加上三位另一界別的嘉賓,每人分享八分鐘;而且不是獨立演講,是經過串連和鋪排,亦配合落手落腳試做的工作坊,令聽眾全情投入,感受該議題與自身的關係。
阿蔡舉例:「《廢青》那次有位嘉賓提到在社區遊走時,發現不少石柱等建築廢料。我們便構想出一個名 叫『堅料』的app,標示出全港的廢料位置;建築師以後能否倒轉思維,先看哪種廢料較多,然後思考如何重塑該物料呢?最搞笑是當天形式是模擬發布會,很多人信以為真有這個app!」阿鋒補充:「這是因為整個鋪排有說服力,我們最後亦能提出solution,證明真是有改善方法。」
夾錢起樓不是夢?
專業人士把知識回饋社區,近年實屬常見;「建築平台」落力推廣建築意識,眼光遠大。阿鋒:「香港沒有建築欣賞,因地產商興建甚麼他們便住甚麼,買樓主要看樓價,即使你問他們想要怎樣的建築也講不出。近年多了接觸社區,最終希望不純粹是專業為社區帶來好處,而是社區能讓我們以此維生。」這是關乎整個建築以至文 化生態「由下而上」的顛覆,他坦言是個宏大構想。另一成員小丸總結:「希望探索些另類方法,可否是由社區衍生想法及資本,然後找建築師去實踐。」
「建築平台」六位成員,左起:阮穎彤(小丸)、黎永鋒(鋒)、蔡杰宏(阿蔡)、葉頌文、姚鑫波、張國麟。他們希望讓建築大眾化,解構建築設計如何牽動日常生活。
《建築X電影》
日期:9月24日
時間:16:30-18:30
地點:鰂魚涌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對開草坪
嘉賓:黃修平、歐文傑、黃浩然
FACEBOOK: 建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