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空置用地發展甚麼好?

常說香港空間不夠,但其實有很多具潛質發展的空置地方,隱沒在繁忙鬧市之中。身為都市人,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地方如何更好使用?本地設計單位The Cave Workshop的兩位設計師Chau和Jianchi關注香港公共空間規劃,單是他們工作室所在的觀塘,便有不少空置或錯配的公共空間。

2
偉業街空地
位於兩座建築物之間,多年前拆走了大廈後一直空置,同時被鐵絲網圍著,公眾人士用不得。被工廠大廈包圍著的一塊小小空地,可用來做甚麼?Chau:「用來搞搞市集也好呀。」

 

3
工廈天台
香港人普遍缺乏共享的概念,以致某些土地和空間的使用權只落在商人和業主手中。Chau:「辦公室的天台是個好例子,業主把它開放給大廈所有租戶共用,可以擺放工具、BBQ或搞各類活動。除了政府規劃問題,業主、市民的心態又是否ready呢?」

 

4
巧明街巴士廠
巧明街巴士廠丟空多年,失去了原本功能,但業主沒想過如何好好利用它,令它變得更有意思和有趣。如果有天Cave Workshop可以參與設計又如何呢?Jianchi:「第一件事是拆開圍板和鐵絲網!可保留建築物,不用大改,因它樓底高,有兩層,好好用,再加入少少商店,成為香港地標。」

 

5
觀塘上配水庫遊樂場
Jianchi:「在香港,我們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跟綠化或自然景觀分得很開,需要刻意繞路去,這樣的城市很不健康。」

 

6
乳酸里(駿業里)
政府早前耗資數十萬元,邀請藝術家參與觀塘後巷塗鴉的活化項目,惹來不少劣評,Chau和Jianchi也很氣憤。「這做法反映政府仍不知道問題所在。如果真的想吸引途人,應該放一些生活所需的元素進去,例如餐廳或店舖,讓人有意欲去探索和逗留。」

 

7
丹麥哥本哈根大型公園Superkilen

 

8
斯德哥爾摩Piano Stairs

 

兩位設計師自言很難改變城市面貌或功能,因涉及規劃工作。Jianchi說:「我們只希望啟發大家思考生活跟環境的關係,追求的舒服、理想生活是如何的。」The Cave Workshop很欣賞外國一些空間重塑的例子,像丹麥哥本哈根參觀了數年前建成的大型公園Superkilen,市中心設有單車徑及燒烤設施,將娛樂融合都市日常生活。又像例如位於斯德哥爾摩的Piano Stairs,為了吸引途人使用樓梯,把梯級化作琴鍵,途人每踏上一步都會發出不同音調的琴聲,裝置成功為樓梯增加66%使用率。

The Cave的Chau(左)及Jianchi(右)
The Cave的Chau(左)及Jianchi(右)

Chau有感而發:「其實香港好厲害,只是用了五、六十年時間,就由漁村發展成國際都市。但現在,社會關注應該回到居住環境和質素。」Jianchi期盼將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本地空間的改造過程。「現有的城市設計都是出自上一代人,已不符合現在大眾所需,是時候改變。」

 

TEXT.LORRAINE

節錄自#487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