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體仿佛讓身邊人變得遙遠,另邊廂卻把街坊的距離拉近。一些有心人藉社交媒體成立地區群組或專頁,起初分享區內大小事,慢慢這些社區網絡變得百花齊放,既聯誼又惠及社區,建立了現實社區的在地街坊情。
大埔街坊泥鯭
用途:活用大埔區街坊私家車的車廂空位,車主接載街坊到共同或途經的目的地,把閒置資源與人共享。
發起人:Albert Lui
成立日期:2015年10月2日
會員人數:21,815
這是最近最火熱的地區網絡,發起人Albert Lui自小住大埔,偶爾不駕駛的日子,他要飽受等車轉車之苦,尤其是趕時間及日曬雨淋的日子,看到呼嘯而過又未滿人的私家車,更覺無奈。身為有車階級,Albert時常構想如何善用車廂空位:「開這群組是讓大埔街坊朋友分享及善用彼此的行程,今日你車我,明日你有需要我車你,慳錢慳時間亦環保。我們更鼓勵大家車廂中談談大埔事,拉近社區及街坊的隔膜。」車主熱心,乘客感恩,街坊關係自然好。

香港人習慣獨善其身,何以一程車就能建立情誼?Albert有過這樣經驗:「我在大埔長大,小時在球場打波波友無數,可是離開球場就各走各路如同陌路人。有次做漁夫(即順風車司機),恰巧那條魚仔(即順風車乘客)是舊波友,在車廂內一句「你好面善!」已能把話匣子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那道牆其實比你我想像的薄,有人踏出小小一步已能衝破。」
誰料這個順風車文化會大成功?此群組開設不到2個月,已組員無數,登記做「漁夫」的有接近400人,還令各區的順風車群組如雨後春筍,柴灣、觀塘、新界北紛紛漁翁撒網助魚仔。Albert希望發展下去可做到跨區連線,讓共乘概念發揚光大。

Follow
Albert Lui
facebook:大埔街坊泥鯭
推介facebook:
• 新界北街坊泥鯭#NDLM
• 將軍澳區順風車(義載 / 泥鯭Share) #TKOLM
• 觀塘順風車
TEXT.K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