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遊蹤

磬缽演奏 回歸平衡

敲擊樂總是澎湃激昂,教人聞之欲動,曾文通演奏的磬缽卻是反其道而行,使人靜下心來。他把這份靜寂帶到本月的西九自由約裡,給觀眾一個心靈空間,與音樂,也與自己來一場自由的約會。

磬與缽 天與地

頌缽是來自大地的金屬,發出的聲頻與宇宙、身體產生共鳴。「頌缽能打開耳根,讓你以感官重新感受世界,而非光用腦袋思考分析。而敲響頌缽帶來的原始聲頻,具療癒效果,讓人產生與大自然連結的感覺。」熟悉聲音療癒的人,對頌缽應不感陌生,但同時演奏磬缽的,曾文通是第一人。磬的聲音清脆明澈,缽的聲音踏實沉穩,一天一地,正是取其平衡。文通說:「磬缽合奏與聽眾的關係如天地人連成一線,使聽眾輕易覺察個人的身心靈狀態,有些人很著重物質層面,有些人則特別講求靈性層面,但偏廢任何一方都是不自由、不平衡的。」

2 3

寺廟中的磬聲用於引導禮儀,磬的開口微向內收,使聲頻得以向上傳遞,充盈整所廟裡。缽的開口則是垂直或微微向外,聽起來更沉實。

自由約精神

磬缽是悠長平和的樂器,能讓聽眾進入和緩的情緒世界。但自由約中的磬缽合奏將於大草地上進行,人們來又去,帶來的匆忙紛擾可能打破寂靜的境界。文通卻表示不擔心:「我曾在Clockenflap音樂節的迷宮中心演奏頌缽,旁邊就是狂放的搖滾和流行音樂,但聽眾跟隨頌缽之聲,慢慢走進迷宮自然靜下心來,感官變得敏銳,能覺察情緒變化。這次也一樣,觀眾可隨意吃喝聊天,而我也沒有前設,不會限制或束縛他們。這裡就像一個空間,讓他們與音樂,與自己約會,自由約的精神也正如此。不過,當我們從觀眾席間邊敲擊邊進場到台上,所表現的安然舒坦,可能使觀眾看後也一同進入同樣狀態也不定。」

4

曾文通

喜馬拉雅頌缽(Himalayan Singing Bowl)演奏家,著名藝術家及舞台設計師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