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肆虐下,整個世界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動,人們的生活模式、工作環境、飲食習慣以至社交活動都因為疫情而被迫改變,變得著重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減少群體活動或與人接觸,飲食習慣更趨向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或服用更多營養補充品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某程度上,這些都是好的改變,亦間接為我們的身體打好基礎,減少生病的機會,而其中一個較為常見又攻擊力強的疾病就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可由多種流感病毒引致的呼吸道感染,它跟普通傷風感冒一樣,會影響上呼吸道,如鼻、喉嚨、支氣管等,不過流感所導致的病徵比普通感冒較為嚴重,復原時間亦較長。
香港最常見的流感病毒是 H1N1 及 H3N2 兩種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一般在1月至3月、4月及7月至8月較為常見。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頭痛、肌肉疼痛及全身疲倦等症狀。如免疫力較低的人和長者染上流感,有機會誘發支氣管炎、肺炎或腦病變等併發症,嚴重時更會導致死亡。普通傷風感冒也會出現以上病徵,但症狀明顯較輕,一般都不會出現併發症。
疫情底下,大家早已習慣佩戴口罩外出,無論身處室外或室內,亦提高了個人衛生意識,這樣都有助減低患上流感的風險。然而,我們仍然需要做好自己,增強抵抗力。
保持運動習慣
疫情下應盡量避免進行群體運動,但我們仍可選擇一些個人運動,例如急步走約45分鐘,這樣一來可強化免疫系統功能,亦有助減少上呼吸道系統受感染的機會。
茶療保健
以野菊花及貫眾各五錢沖泡飲用,兩者均有清熱解毒功效,而野菊花更可瀉火平肝,不過野菊花性質寒冷,寒性體質患者、孕婦、感冒患病期間者都不適宜飲用。
薰蒸消毒環境
大家可將食材放於容器內(份量以每立方米的空間用色食醋3至5毫升計算),用慢火加熱至食醋蒸乾,可每日一次,連蒸三日。另外,亦可於室內燃燒蒼术、佩蘭等藥材,亦有助預防流感病毒散播。
認識流感疫苗
明白到不少人對流感疫苗都存有疑問,以下是流感疫苗的常見問題,讓我們了解更多關於流感疫苗的細節。
流感疫苗是否每年都要接種?
是的,因為流感病毒可能會改變,而流感疫苗的成份亦會根據病毒而更新,以加強防護,加上在上一季接種疫苗後建立的免疫力會隨着時間而降低,保護作用亦相對減少,所以有需要每年接種。
為何接種疫苗後,仍會染病?
原因主要有3個,第一,抗體未完全產生,由於接種後身體產生抗體需時,如接種不久後便染病,很大機會是因為抗體不足所致。第二,病症類同,流感所引發出的病徵跟普通傷風感冒相近,很多時患者都會誤以為自己感染流感。第三,接種後的副作用,有些人在接種後會出現副作用,如發燒或肌肉痛,令患者以為自己感染流感。當然,流感疫苗不能提供完全的保護作用,因為效能確實會受很多因素所影響,例如接種人士的身體狀況、疫苗病毒株與流行病毒株匹配程度等,都會對疫苗成效造成不同影響。
新冠病毒疫苗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嗎?
有鑒於新冠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數據有限,普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後與接種其他疫苗理應最少相隔14天或以上,另外亦須留意身體狀況而定,有需要應向家庭醫生查詢。
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