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深水埗的棚仔對於一般人來說意義不大,但它是布販們的大半生,也是本地時裝界的美好回憶。布市場一下子被關閉,時裝設計師陳刀希望好好紀錄它的一切,好讓它不至於無聲消失於時間洪流裡。
「他們所擁有的都是靠自己雙手努力得來。一般人對於傑出的定義是高地位和高收入,但其實小人物也可以很傑出,他們默默耕耘三十多年,布業知識也是一個專業,所以很想向他們致敬。」
陳刀找來多個單位合作,以一系列的藝術活動喚起社會關注。活動早前完成第一回,陳刀邀請了藝術家陳建業(Scott Chan)利用棚仔布檔的發票為創作媒介,繪上世界級時裝大師及檔主的面容;他也聯同理工大學及知專設計學院的時裝設計系畢業生,集體創作出「不捨:筆寫」信箱,收集大家送給棚仔的留言。移走布行,然後種出大廈,文明是種進化,我們只求舊情懷別走得那麼快。
《別走那麼快》活動
• 次回
賴恩慈導演為棚仔執導短片,LAMA STUDIO與陳刀聯合創作「我是什麼布?」檔主攝影系列。
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日期:即日至2016年1月2日
• 最終回
超過10個本地單位將為棚仔創作,包括903急急子及新青年理髮廳。陳刀會以時裝硬照形式,運用棚仔的布料設計一系列時裝。
地點:尖沙咀誠品
日期:即日至2016年1月31日
TEXT.LOR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