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for the other 90%,其實也是2007年,美國著名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一場展覽的名字。設計界早已開始反省,今時今日,設計師們更熱切地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專業,傳達對社會的關懷,讓更多人享受設計的理念。
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 未有確實定義,但有明確核心,簡言而之,就是針對社會問題而出現的設計,創造美感之外的價值;或針對一個特定族群生活上面對的問題,如銀髮族,身障人士,孕婦,天災災民等。而形式充滿可能性,可以是一項服務,一場體驗,甚至是一個社會企業的創新嘗試,不限定為具體產品。以下就有五個本土設計師為 __ 設計的產品。
【視障人士】
觸得到的時間 Eone The Bradley
錶身以兩顆鋼珠代表時間,錶面鋼珠表示分針,錶側鋼珠表示時針,以磁力帶動鋼珠運轉,不慎讓鋼珠移位,稍動一下,鋼珠就會回到正確位置。最重要的時刻位置12點,為凸出倒三角形;3、6、9點位置,則用較長的凸出條狀分辨。
品牌Eone強調,The Bradley不是一枚watch,而是一枚timepiece,這設計下,閱讀時間無須再用看(watch)的。另外,Bradley真有其人,本名Brad Snyder,一名退役海軍,一場爆炸奪去視力,但他沒放棄自己,憑努力,後來獲得殘奧游泳金牌。
設計團隊來頭不簡單,來自哈佛和麻省理工;成就於kickstarter的The Bradley,上月底剛落戶本地PMQ。驟眼看,The Bradley與其他時尚手錶沒分別,甚至多添一份設計味道,故亦吸引不少視障以外的用家。其中一位設計師Nick Gu笑著回想,「我們曾邀請視障朋友試用The Bradley,想不到他們最大的考慮,是美不美。雖然他們看不見,卻也不停問身邊人意見。身邊人一句『不美』,他們就會失去興趣。」
一起聽故事 Zoo the School
一個無障礙平版電腦互動故事書,配件包括內置藍芽的動物布偶,說故事的應用程式,以及特別設計的透明觸感墊。隨故事發展,玩家需在不同情節中選下一步,墊上四種觸感圖案,方便視障小孩作抉擇。
Janie
無獨有偶,初出茅蘆,現於Eone當助理設計師的Janie,畢業作品也著眼視障人士。有感視障小孩鮮跟健視小孩玩耍,她便決定製作一個玩意打破隔膜:包含視覺、聽覺及觸感元素的Zoo the School,把兩類小孩湊在一起。設計時,Janie考慮公平原則,不會讓健視小孩特別佔優。操作方式也稍作調校,一般單指觸碰螢幕是選擇,Zoo the School單指觸碰則是啟動語音,雙指才是選擇。
低調量鈔銀包 Mosi Mosi無事無事研究所
手製皮銀包,貼身細節在暗藏的量鈔刻度。香港不同面值的紙鈔,尺寸不同,用家把紙鈔放進銀包內摺起,便可透過底下的刻度得知面值,原理和度高一樣。
畢業於理工大學傳意設計系的Comma,單人匹馬成立Mosi Mosi無事無事研究所。無事無事,寓意用家用了研究所的產品,就無須擔心自身困難。第一件作品,也是final year project成品,是個量鈔銀包。
畢業於理工大學傳意設計系的Comma
Comma有名視障朋友潔瀅,曾相約行年宵,無意發現視障人士付款時難辨紙幣面值。「其實他們可用量鈔器,但體積大,又怕惹旁人目光。而且,殘疾人士的用品多數很醜,沒新款推出,所以我希望為他們提供新選擇。」設計這個銀包時,Comma還與潔瀅一起到深水埗選布,有商有量,實踐由下而上,共同設計的理念。
【腦麻痺人士】
口袋形碎銀包
比一般碎銀包大一點,可存放更多硬幣。對摺式設計,方便用家打開錢包,倒出硬幣給店家找換。
Mosi Mosi的另一個產品,是Comma給患了腦麻痺的朋友培順的禮物。「我發現培順身上總有很多硬幣,重甸甸的,了解過後,才發現他手指不便,只能掏紙幣給人家,結果找來很多硬幣。我於是設計大一點的碎銀包,兼且容易打開,滑下硬幣讓別人幫忙找換。」
和量鈔銀包一樣,Comma也是和培順一起挑選材料。「雖然培順不太可以說話,但從他滿足的笑容,我相信他很喜歡這個碎銀包。」
【老人家】
雕塑鞋襪抽 SWIFT
輔助老人家穿鞋襪的小工具,一般鞋抽的兩旁延伸出闊翼,以撐開襪子穿入腳掌,穿鞋時也可穩住鞋跟位置,令腳掌輕易滑入。
設計師Cyril是知專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畢業生。在學時,參加了一個集體設計工作坊,「那次很多老人家同場,還有醫管局人員,我們一起討論有甚麼可解決老人家的生活難處。有位伯伯說,他們連外出也不易,關節和背部問題令他很難穿鞋襪。」
「現在的鞋抽太像醫療用品。」Cyril特意去除這負面感覺,他的作品看起來,不說還以為是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