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收廢

環「補」衣車

還記得小時候衣物破損,我們都會拿起針線,一針一針地修補。但自從Fast fashion的出現,令衣物價格大減, 人人開始不再珍惜衣服,衫褲破了小洞就買過新的,因而造成不少浪費。為了延長衣物的壽命,戶外服裝品牌Patagonia成立了回收副線Worn Wear,為客人的服裝提供修補服務,同時回收品牌的衣物,經清潔、修補後,再推出市面,不單延長了它們的壽命,更同時把人與衣物的感情再次連結起來。

 

流動補衣車用回收紅酒桶的紅木製成車斗,多年來經歷過無數次補衣公路之旅。車上的改衣設備齊全,能即場修補衣物。

[[[related_posts]]]

 

40 萬件被拯救衣物
自Worn Wear成立以來,改變了超過40萬件衣物有機會被運往堆填區的命運。其實只要你願意花至少8星期時間等待,將衣物送到位於北美的衣物修補中心,就可減低20至30%因棄置衣物而產生的碳足跡。每件郵寄至修補中心的衣物,都會由補衣專家度身訂造一個補衣方案,務求令它們能再次上場,為主人遮風擋雨。8 星期對於現代人來說的確有點長,不過,每一刻的等待都凸顯出物主對地球的尊重和愛護,因為減少資源浪費,珍惜地球資源,不就是喜歡戶外活動、關注環保問題的人最應該做的事嗎?

 


補衣專家正在一針一線替舊衣進行修補。

 


回收得來的衣服經處理後,會再出售、再造,或再設計成全新衣物。

 

補衣公路之旅
Worn Wear 亦曾發起過多次補衣活動,當中最有名的,要數2015年的美國之旅,路程由加州到波士頓,為期6星期,長達8千8百公里。所謂「補衣公路之旅」,就是駕著一輛內設衣車的小貨車,穿州過省,沿途替人修補衣服。這輛「流動衣車」亦十分環保,車斗由回收紅酒桶的紅木製成,並以生物柴油驅動,衣車更由太陽能發電。在整個旅程中,不單會替擁有該品牌的衫主修補衣物,更會出售二手衣物,務求讓舊衣找到最合適的主人。這趟 旅程還收集了近200個衣物的故事:有人將視為傳家之寶的外套拉鏈修好;有人補好了一件曾經和自己一起上山下海 30 年的風褸; 更有人將陪伴自己出遊達28年之久的Fleece翻新。少少的修補, 不單將人與衣物的感情延續,更替地球做了應做的事。

 

經翻新後,服役多年的滑雪衣又能派上戰場。

 

一件破衣一個故事
修補衣物、延長衣物壽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聯繫人與衣物之間的感情,教育大家珍惜資源的珍貴。Worn Wear就記錄 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陪伴小朋友成長的衣物,對他們來說別具意義。喜歡跟父母攀山越嶺的Tate,自小便穿著一件橙藍色Fleece外套走過不少山頭,為了保留這件見證他成長的外衣,Tate的母親特別把它改成毛公仔,更加設口袋,內裡放著他與父親於山上的合照,外套化身成孩子的「守護神」公仔,繼續伴著他長大。

衣物除了陪伴成長,也見證經過生死。Worn Wear的補衣專家就曾替一對走過鬼門關的情侶修補衣物。Meghan當日與男友穿著心愛的戶外上衣出遊,卻不幸遇上車禍,救護人員在施救期間更剪破了他們的衣服,最後其男友更一度於深切治療部留院6天。事後他們要求專家修補破損的上衣,為的就是記下大難不死的經歷。上衣最終改成了獨一無二的特別版,再次陪伴他倆度過餘下的幸運日子。

 

Tate的外衣被改成毛公仔,陪伴他一起成長。 

 

Meghan 與男友逃過鬼門關,與出生入死的「戰衣」繼續度過 餘生。

 

難以想像,這件時尚的羽絨背心是由回收衣料再造而成。


不論是修補,或是升級再造的衣物,都多了一重意義。

 

不完美的完美
破了的衣物不一定不完美,只要經過修補、重新設計後,又是另一番景象。Worn Wear鼓勵消費者向他們出售不再需要、而狀態良好的衣物,每件出售的衣物最高可換成一百元美金的消費額,用來選購其他衣物。回收了的衣物,經過消毒清潔後,將會以較低的價格於網上出售。同時設有 “ReCrafted Collection” 與 “Second Collection”。前者是將二手衣物重新再造,設計成多款全新的拼色系列,包括T-Shirt、羽絨及外套。後者會將次貨放上架,以一件男裝GORE-TEX外套為例,於Second Collection購買,價格最多便宜一百元美金。這一百美金的意義不只在於替荷包「慳錢」,而是代表你為了大自然,願意接受一些不完美的完美,也象徵一種較為環保的消費模式,一種願意為地球多走一步的消費行為。 

 

網 址:www.wornwear.com

 

[[[related_posts]]]

TEXT: MITTY

PHOTO: 網上圖片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