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為甚麼這些以地方命名的地標,會跟車站不符呢?

港鐵天天搭,很多時候描述城市裡的一處地方,我們也不自覺借用了車站站名;站名仿佛和地名畫上等號,一切是那麼理所當然。可是對我城歷史和地理認識較深的人,都知道如此慣常的認知並不正確。要真正了解一地之名,還得翻開一張張舊地圖。

Facebook專頁「保衛香港名字」的版主Alan對本地地名很有研究,看著港鐵路綫圖說:「有些名字從前沒有的。」若時光倒流至港島綫開通前,沒有人會說得出「天后」、「炮台山」是甚麼地方,因為不曾存在於地圖上。前者的出現,純粹因為當年港鐵要在天后廟附近建站,至於炮台山站的選址處,則有一座建有炮台的山。其實鯉魚門附近確有「炮台山」這地方,不過已改稱魔鬼山。

A22
八十後鐵路迷Alan

 

銅鑼灣街市 最近車站:天后1
銅鑼灣街市
最近車站:天后

其實昔日的銅鑼灣泛指天后一帶,所以銅鑼灣街市和消防局才較近天后站。至於我們現在認知的銅鑼灣,SOGO那邊叫「東角」(East Point),是填海前從中環向東望最凸出的位置;而時代廣場附近則是「鵝頸」(Bowrington)。後來鐵路普及,銅鑼灣「搬家」,「東角」、「鵝頸」鮮有人提及。不知道還以為它們只是個別建築物的名稱(東角中心、鵝頸街市)。

灣仔消防局 最近車站:銅鑼灣
灣仔消防局
最近車站:銅鑼灣
將軍澳公共圖書館 最近車站:坑口或寶琳
將軍澳公共圖書館
最近車站:坑口或寶琳

說到站名和地方錯配,最經典例子是荃灣綫中段的四個站:「美孚」、「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其實也要為港鐵說句公道話,有些車站位於區與區之 間,命名時的確有點難度。除了「美孚」站明顯坐落荔枝角區,「荔枝角」站位於長沙灣邊陲;至於「長沙灣」和「深水埗」站一帶的地名,政府在使用上本身已經 非常混亂。Alan舉一個弔詭例子:「深水埗運動場隔鄰竟然是長沙灣體育館。」

長沙灣廣場 最近車站:荔枝角
長沙灣廣場
最近車站:荔枝角
深水埗運動場 最近車站:荔枝角/ 深水埗
深水埗運動場
最近車站:荔枝角/ 深水埗
長沙灣政府合署 最近車站:深水埗
長沙灣政府合署
最近車站:深水埗
旺角大球場 最近車站:太子
旺角大球場
最近車站:太子

 

Alan現在努力嘗試為本港不同地區劃界,卻常慨歎香港幾乎只有他做這樣的事。原來在外國,這是一個挺多人樂意參與的project,有網站邀請大眾在地圖上框出個人心目中的社區,最終結果不但可反映不同人士如何詮釋同一區域,更可以讓施政者作規劃參考,一舉兩得。

 

FOLLOW
Alan Chang
八十後鐵路迷
對本地歷史和地理素有研究,眼見政府沒有統一的分區系統,便根據嚴謹的地理原則獨創一套分區理論,同時致力於Google Map補回消失了的本地地名。
Facebook:保衛香港名字 Protecting Hong Kong names
書籍推介:《香港地圖繪製史》政府新聞處出版
此書收錄了開埠以來港九新界的舊地圖,昔日街道格局變化一目了然。

 

TEXT.NICKY PHOTO.BILLY, 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節錄自#476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