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集

為甚麼腸胃「生氣」了?(上)

胃脹脹、肚谷谷,不時打嗝和放屁,令人尷尬又失儀。氣體,除了是吞入的空氣,也因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大腸細菌分解而產生。今期為你拆解脹氣原因並細數各種食物的性質及飲食細節,讓你「適飲適食」,改善脹痛情況。

哪些原因和人士較易出現脹氣?
脹氣常見的徵狀有打嗝、放屁、腹脹、腹痛等,可由消化不良引起;而患有乳糖不耐症或腸易激綜合症的人士,亦較易出現有關問題。當脹氣已造成困擾、症狀急速改變,或隨伴其他病徵,如便秘、腹瀉、消瘦,應盡快就醫。



[[[related_posts]]]

1. 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人士的身體沒有足夠乳糖酶,未能完全消化已進食的乳糖。未被分解的乳糖在腸道經細菌發酵,產生大量氣體,亦會使腸道水分分泌增加,因而導致腹脹及腹瀉。有研究發現,全球約有 7成人口對乳糖吸收不良,當中亞洲人比例較多。此外,果糖不耐或乳糜瀉人士,亦較易出現脹氣不適。

2. 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或稱腸胃敏感,可因壓力、飲食不當或天生腸道較為敏感而引致。腸易激綜合症會影響腸道功能,令腸道蠕動變快或變慢,造成便秘或腹瀉,同時引起腹脹及脹氣。

3.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會引起脹氣,因腸胃蠕動及消化功能不佳,使腸道增多了滋養壞菌的養分,大量發酵產生惡臭氣體。

消化不良只是小毛病?
農曆新年前後,一時「食滯」的消化不良只是暫時性問題,但若餐後腹脹不適的症狀經常出現,例如發生至少半年,且最近 3 個月內仍持續,即有機會患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不良還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如胃潰瘍、胃酸倒流、膽結石、胰臟炎、幽門螺旋菌感染等,甚至可能是癌症先兆,切勿掉以輕心。

[[[related_posts]]]

TEXT:Q

PHOTO:網絡圖片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