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演喜劇的演員,必定能演悲劇。」- 毛俊輝
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們具備精神科訂定的某幾項抑鬱症徵狀,但社交生活不見得有甚麼問題,或許因為掩飾得很好;他們很喜歡說笑,把一切都埋藏在心裡,從來沒有找人傾訴。這一類人,成為了我們社交圈子中的「準抑鬱笑匠」。現時處理情緒問題主要分為精神和心理學科,透過訪問來自兩大範疇的專業人士,便會懂得如何幫助準抑鬱笑匠。
自救
跟上述的抑鬱笑匠一樣,他們的日常社交跟獨自一人時會出現很大的反差,因為大家都只知道他歡樂的一面,卻沒有人嘗試理解真正的他。他可能比其他人更需要別人關心,但沒有途徑表達自己,不懂得找人分享,以為自己可以妥善處理所有情緒。
積「鬱」成疾
準抑鬱笑匠未必有抑鬱病,不過積「鬱」總會成疾,要防患於未然,Sarah提出了三大要訣:
.要認識抑鬱症
.擁有健康而規律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當然是充足的休息時間,睡眠質素對情緒影響尤其關鍵。
∙要養成優質的飲食習慣。一個人血糖低,情緒容易低落,甚麼叫優質?如果懶得找營養師問長問短的話,Sarah建議:簡簡單單,每天吃個豐富早餐吧!
朋友伸手,請不要鼓躁
朋友的支持對抑鬱症以至所有精神病患者的康服尤其重要。不過抑鬱症患者的難題在於,你給他說正向心理,要他積極人生,他當你發嗡瘋,很快又掉入負面思考的循環,身邊朋友不止洩氣,久而久之更會疏離。Sarah稱這時候要提醒自己這正是抑鬱症的病徵之一,如果你就是那位朋友的話,請不要鼓躁。」
耳朵比嘴巴重要
她建議作為抑鬱症患者的朋友,聆聽比提出意見更重要:「人的一雙耳朵永遠比一把口重要。」林醫生也建議:「如果朋友想幫助身邊有抑鬱症狀的人,不用說話,乾脆帶他做運動吧。」運動能讓腦部釋放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與滿足感,同時減緩神經細胞流失的速度。
一體兩面 防衛機制走陰霾
防衛機制本是用來降低焦慮,減少內心爭執和不安的潛意識過程。為了適應生活所面臨的壓力,適當的使用防衛機制是必要的,但過分使用,或防衛機轉變成支配「我」的角色時,便造成人格適應不良或失調。一個喜歡說笑的人或許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埋藏心底,但林醫生也同時指出,幽默有助情緒病患者改善病情,佛洛依德稱為人類潛意識的「防衛機制」。一個喜歡說笑的人,如果懂得自嘲,是一種自我形象的建立,透過正視自己的缺點建立自信,林醫生稱:「如果可以將自己的問題以笑的方法解決,其實是踏出了重要一步。」自嘲,未嘗不是走出抑鬱陰霾的第一步。
防衛機制(Defensive Mechanisim)
佛洛依德(Freud)認為人的精神活動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種形態。日常生活中,當受到外界的挫折與威脅,或內在的爭執與衝突,引起無法負荷的焦慮或不安時,人們會在不知不覺用一些方法來歪曲事實以保護自己,避免面對事實引起的創痛。佛洛依德稱此為「防衛機制(Defensive Mechanisim)」。
Jennifer Lawrence 艷照自作業
艷照事件另一女星Jennifer Lawrence,早前蒙受巨大輿論壓力。而湊巧地令她一躍成為奧斯卡最住女主角的電影《失戀自作業》,她飾演的角色同樣患有情緒病。電影中的她因為失婚而養成縱慾的習慣,同時又將內心完全封閉。直到遇上有躁鬱症的男主角,兩位康復者透過互相扶持才走出陰霾。
世紀末鬱星
抑鬱症英文為”depression”,但在早期精神學中並不是這個名字。因為艷照事件而被受困擾的第一代蜘蛛女Kirsten Dunst,憑2011年的《世紀末婚禮》而獲得康城最住女主角獎。電影中的英文名”Melancholia”,正是昔日用來形容抑鬱症的字詞,它同時也是宇宙中的一顆浪行星名詞,中文把它翻譯為「鬱星」。題外話,Kirsten Dunst亦於2009年宣佈患上抑鬱症。
林中健:精神專業聯盟精神科專科醫生
Sarah Ip:臨床心理學家
#425
TEXT: RINGO
PHOTO: FRANKY, 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