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啤酒多從外國進口,本土釀製的手工啤酒並非本地人所熟悉。麥氏啤酒(Mak’s Beer)於2014年大膽打著釀造「廣東話啤酒」的旗號,創造本土手工啤酒的市場。
三位創辦人Mark 、阿波及阿德,點子多多,靈活變通:資金少便自製機器,迎合香港人口味,以多款本土材料調配口味,坦言不想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然而,手工啤酒二、三十塊錢一支,如何吸引喝慣五、六元一罐啤酒的本地人?麥氏三人創出自己一套推銷方法,阿波分享:「客人來到,先說些無厘頭的東西,混熟了,再慢慢講解手工啤酒吸引之處。」每次參加市集,他們都會親自介紹產品,教大眾如何欣賞手工啤酒,除了做生意,更想教懂大家何謂一支好啤。
阿波指「本土」都分兩種,一種是「外國人的本土」,另一種是「香港人的本土」:「外國人看香港可能是帆船、功夫鞋、人力車,香港人的本土可能是雲吞麵、牛腩河、蛋撻……兩者視野不同,釀製出來的口味都不同。」外國人喜歡偏苦,香港人則喜歡較淡,較易入口的啤酒,由全本地人班底製作出的啤酒,難怪調配出更本土的口味。
強調本土,不但為著本土意識抬頭,純粹用本土二字吸引生意,Mark指:「我們覺得做人要飲水思源。除了賣啤酒,我們更希望大家認識手工啤酒,回饋這地方。正如最初我們第一支啤酒在鹽田售賣,建立了信心和口碑,即使我們不再在那裡擺賣,但我們都繼續將那款啤酒名為06田,不會忘記那裡給我們的東西。」想喝真正本土口味的話,非找「麥氏」不可!
Text*Angel
節錄自#488 metro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