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故事地攤」的忠實「聽眾」,過去一年多,應該走遍不少香港草地,市中心的添馬公園、九龍公園,偏遠的元朗公園、樂富配水庫,也聽過不少遊子故事。還記得多年前記者瞓草地被趕的故事嗎?多年後今日,瞓草地依然會被趕,不過愈來愈多人醒覺香港有許多靚草地可善用,像「故事地攤」發起人了了,他便經常遊走香港的草地,究竟香港有甚麼靚草地?草地上,又可做甚麼?
想像旅行
自2012年12月開始,已辦了18場故事地攤,最近差不多每月一場,已累積超過100個攤主主動與陌生人分享旅途故事。發起人了了說目的是想鼓勵人出走,以及善用香港草地:「旅遊講座很多,但都是單向式;相反圍在草地上聽故事,互相交流分享更直接有趣,而且,草地免費。」
了了說旅途上特別易與陌生人打開話匣子,在戶外辦分享,有異曲同工之妙:「想像是個一日的旅行,從城市或辦公室出走,帶著與旅行有關的物品,如明信片和紀念品,來到草地與陌生人聊天。」他認為網絡雖也有相片、遊記分享,但始終是平面:「觸摸和感受是旅程很重要的一部分,網絡始終不及面對面真實,還可與新朋友一起野餐。」
故事地攤不止分享旅行故事,還可野餐、辦小型音樂會,草地用途,自由發揮。
透過旅行物品分享旅程,如紀念品、明信片,有助與陌生人打開話匣子。
提升草地使用率
了了也是個旅遊人,「故事地攤」的主題以旅遊為主,一來是這話題輕鬆吸引人,二來想改變大眾看事物的方式:「試過有攤主分享徒步旅行的故事,也有單車旅行。旅行的模式和目的地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過程和人與人的交流。」
至於外國與香港草地的分別,了了說使用率可以再提高:「近年假日愈來愈多人到草地遊玩,有時甚至見團體辦活動,不過坦白說,用得最多還是印傭和菲傭姐姐。而且香港人比較一窩蜂,推介了一個好地方,那裡便淪陷,像佐敦谷。其實每區附近都有草地,空閒時不妨多善用。」規限特別多也是使用率的一大阻礙:「但凡管理員覺得可能有危險的玩意都禁止,如飛碟、竹蜻蜓,令草地的使用權變得單一。」
Follow
故事地攤
facebook:storystall
#420 Green Park
Text‧Naomi
Photo‧Tedd、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