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元朗錦田的鄉間小路上,抬頭便看見雞公嶺連綿的山脊線,還未走到書屋,已先聽見山羊啼叫聲。古有陶淵明歸隱田園,這裡也有Ringo和Teresa夫婦倆嚮往寧靜鄉土,退休後建立「比比書屋」。書屋位於靜謐山村間,一星期只開放五、六兩天,沒有駱驛不絕到訪的人客,只有遠道而來的老朋友或愛書之人,坐下靜看一本書,或喝杯書屋老闆的手沖咖啡。
書屋到處都是閱讀空間,藏身綠意之間更覺純樸自在。
綠意書屋
比比書屋四面綠意環繞,閱讀時以大自然為伴;老闆Ringo鼓勵到訪者放下手機,「在自然環境裡,心靈變得安定深沉,更能專注和投入;所以我們希望書友可至少逗留四小時,靜心閱讀。」這間主題書屋的書目未必如一般書店齊全,大多依屋主的個人喜好選書,以自然、農作一類的書籍佔多;細分之下更有講述種植蘆薈、豆腐、黃豆等專門書類,亦有咖啡、紮染的手工藏書,都是源自老闆想與書友分享鍾愛之事的心意。書屋亦不時舉辦靜觀日,鼓勵到訪者放慢、放輕生活步伐。
書目搜購的工作由Ringo弟弟蔡刀主理,主題包括旅行、生命哲理、養生之道、流行文學等,小小書屋內竟有五千多本藏書。
書屋名字來自Ringo夫婦的愛犬比比,Teresa介紹說牠就是書店CEO。
追夢不倦
退休後,Ringo與Teresa並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將比比書屋視為「人生下半場」的起點,笑言退休生活比工作時更忙。經營書屋,由書屋裝潢,到書櫃、木椅、地板等家具細節,以及各種擺設、飾物等,都由夫婦倆一手包辦。遇上惡劣天氣時更要勤加修補,爬高爬低。兩夫婦卻不言累,「保持學習,保持與社會的連結,做到便繼續做,年齡從來不是一個限制。」建立一個地方實踐理想,做喜歡做的事,不論年輕還是年長,為夢想一樣可以全力付出。
兩夫婦活到老、學到老,閒時會踢波跑步,學習唱歌跳舞,做木工紮染。
書屋每處都由夫婦倆精心設計,室內外皆是舒適的閱讀地方。
書屋的新搞作「比比郵局」,讓客人寫下到訪書屋的感受,再貼上自家「比比」郵票,由老闆幫忙寄出,寄給自己或朋友皆可。
人情連結
Ringo笑言比比書屋的書友都是卧虎藏龍,書屋不時舉辦各類工作坊,如鋦瓷金繼、Floral Jamming、草本紮染等,都由擁有專門知識和技藝的書友幫忙。Ringo表示,這就是在實踐書屋的名字意義──給予與分享。「有時無意中發現,原來書友A認識B或C,很有趣。」Teresa指這裡除了是實踐自己理想,推廣閱讀的地方,無形中也連結起志趣相投的一群人。
客人們專程前來書屋,Ringo夫婦特意奉茶款客,端出雲南普洱,或自家沖調的黑啡來招待書友。有興趣的話更可待至夜晚,在一頓飯間閒話家常。
對每位到訪客人,老闆都愛和他們談天說地。筆者當天還品嚐到老闆的自家烘焙麵包,又試吃了在書屋門前採摘的咖啡豆,味道竟是清甜。
鄉間自然
Ringo自小於鄉間生活,與大自然接觸得多,退休後也跟隨了本地農夫學種植。現時比比書屋門前種有咖啡豆,洛神花等;附近的農田,亦集結起一班農友,種植有機茄子、蘿蔔、粟米、木瓜、芥菜等。書屋還設有獨特的「以書換菜」制度,買書時可換購的新鮮時令蔬菜,就是來自這塊自家農田。田園寫意生活,悠閒愜意,像訪問當天,原來Ringo夫婦早就計劃好待會要上山遠足,到雞公嶺逍遙一遊。
打理農田的一眾農友,也是在工餘時間抽空過來。
比比書屋
地址:新界錦田大江埔村67號
開放時間:星期五14:00 – 22:00、星期六10:00 – 18:00
查詢:5225 4119
Facebook:比比書屋
#576
TEXT: SNOWY
PHOTO: BARRY、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