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養生

月事,總是伴隨腹瀉?
調經養生茶飲

每逢月事,下腹受罪,不但經痛難忍,還不時伴隨著腹瀉。西醫認為這是由於月經前子宮分泌前列腺素,以助排出剝落的子宮內膜,同時收縮了平滑肌,加快腸臟蠕動,令大便變軟;加上排卵後至月經前,黃體素大增,腸臟蠕動變慢,較易便秘。而當月經來潮,黃體素急降,大便變得通暢,或會出現腹瀉現象。在中醫角度,「經行泄瀉」主要因脾腎虛弱引起,不妨沖泡由中醫師推介的活血止瀉養生茶飲,紓緩有關不適。

[[[related_posts]]]

 

月季玫瑰茶 疏肝解鬱
清雅幽香的玫瑰,氣質高貴堅毅,且內外兼備,既能觀賞,也可入藥,《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玫瑰「和血行血,理氣;治風噤,乳癰,腫毒初起,肝胃氣滯」。玫瑰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脾二經,有助疏肝解鬱,活血止痛,適合時常情緒抑鬱,或經前乳房脹痛、痛經、月經不調的女生,以及氣鬱體質者。玫瑰泡茶或浸酒皆可,《藥性考》說其「行血破積,損傷瘀痛,浸酒飲益」,可見玫瑰亦有治理跌打損傷之效。

材料:月季花 9g | 玫瑰花 9g | 紅茶 3g
做法:用 200ml 熱水沖泡後飲用,沖至味淡。
宜忌:宜於月經後期,經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疼痛時飲用。玫瑰活血,孕婦忌服,否則可能造成流產,而經量過多者亦不適宜。

學懂「 暖宮 」減經痛
不少女生因「宮寒」而經痛,要改善問題必先「暖宮」,例如避免生冷食物及凍飲,少穿露肩、露腰、露背、露腿的衣裝,於冷氣地方做好保暖,睡前以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至於食療方面,鑑於「宮寒」原因眾多及每人體質有別,進行前應先接受註冊中醫師的診斷。

 

黨參白朮茶 理氣止瀉
脾虛與「經行泄瀉」有莫大關係,當脾臟失調,月經時氣血下注血海,阻礙脾氣運作,未能運化水濕而濕滲大腸,引致大便溏薄,性溫,歸脾胃二經,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本草匯言》說明「脾虛不健,朮能補之;胃虛不納,朮能助之」;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二經,能益氣養血。白朮配以黨參泡茶,有助改善月經腹瀉及體虛倦怠的情況。

材料:黨參 12g | 炒白朮 10g | 陳皮 5g
做法:材料洗淨,水沸後煲約 40 分鐘即可飲用。
宜忌:適合月經時出現泄瀉屬脾虛證者,可於月經前 3 至 5 日開始飲用作預防,月經時出現症狀也可飲用。每人體質有別,飲用前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脾虛人士
月經不適症狀
月經前後或正值經期,大便溏泄、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
腹脹滿、神疲肢軟或面浮肢腫。

冬季宜「 養 藏 」生息
中醫養生順應四季變化,冬季時主張「養藏」,為翌年養精蓄銳,儲備能量,「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是首務,勤加保暖以外,同時避免皮膚毛孔開泄出汗,以致陽氣外泄。為增強體魄,冬季可保持每天運動的習慣,但留意其劇烈程度,不宜大汗淋漓。

 

山藥薏仁茶 溫補止瀉
腎虛人士較易「經行泄瀉」,由於腎陽虛衰,命火不足,不能上溫脾陽月經時情況尤甚,因而水濕下注,造成腹瀉。調理腎虛應以益腎氣,健脾胃為主。山藥可補脾、肺、腎,是廉價又百搭的保健食材,《本草正義》提及「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薏仁則能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本草綱目》記述「泄瀉,水腫用之」。利用山藥、薏仁、補骨脂泡茶,有助溫補腎陽,健脾止瀉。

材料:乾山藥 15g | 熟薏仁 15g | 補骨脂 10g
做法:材料洗淨,水沸後煲約 40 分鐘即可飲用。
宜忌:適合月經時出現泄瀉屬腎虛證者,可於月經前 3 至 5 日開始飲用作預防,月經時出現症狀也可飲用。每人體質有別,飲用前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腎虛人士
月經不適症狀
月經時或月經後,大便泄瀉(或晨瀉)、經色淡、質清稀、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

補腎護宮勿熬夜
腎氣不足是月經失調主因,熬夜有損腎氣,應盡量避免。中醫認為子時(晚上 11 時)還未進睡就是熬夜,《黃帝內經》提出「凡十一藏(五臟六腑)皆取決於膽」,而膽經於子時最為旺盛,此時進睡能讓膽充分休息,否則可導致其機能失衡,繼而影響其他臟腑及月經表現。

徐澤昌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仁昌堂中醫診療所主診醫師

[[[related_posts]]]

TEXT: Q

PHOTO: KIU、網絡圖片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