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防疫政策朝令夕改。政府昨日宣布將於今個星期五(7/1)開始,晚市再次禁堂食,食肆於下午6點後便不能再接堂食生意,這代表一眾市民又需回歸「捱外賣」的日子!然而,外賣會產生大量塑膠餐盒、餐具等即棄垃圾,極不環保。為免破壞環境,大家不妨參考以下8個外賣「走塑」減廢貼士,自備器皿外賣,齊心合力減輕堆填區的負擔。
1. 預先想好外賣食物
建議在購買外賣前,想好需購買的食物分量和菜式,從而自備合適的外賣兜。倒如,今天晚餐打算外賣客飯和小食各一客,編者便會自備兩個餐盒,方便店家將美食分開盛載。
2. 詢問自攜容器外賣的可能性
以往大多店家都歡迎食客自攜容器外賣,但基於衞生考量,有些餐廳已暫停了此政策。因此建議大家可於外賣前致電店家查詢,以免白行一躺。
3. 謹記減廢口號
「唔駛餐具喇唔該」、「我想走飲筒」,不妨於下單前便將這些外賣減廢要求和口號告知店家,可令「走塑」成功率大增。
4. 自備容量較大的器皿
外賣客飯的份量頗多,建議大家盡量自備容量較大的餐盒盛載外賣,方便店家,輕鬆減廢。
5. 準備一些小容器
燒味飯、海南雞飯、牛腩麵⋯⋯這些香港人常吃的食物,通常都會附上美味的薑蔥、辣油等醬汁。但大家不要忘記,用來盛載醬汁的小膠兜,也同樣是即棄塑膠產品,難以自然分解。故此,在自備餐盒之餘,也不妨額外攜帶一至兩個可重用的小容器,方便外賣各種醬汁。
6. 自攜「挺身」外賣袋
除了自備餐盒、杯子等容器,一個「挺身」、可重用的外賣袋也是不可或缺的外賣好物。坊間就有些專門為了盛載餐盒而設的環保袋,尺寸剛好可放下兩至三個餐盒連飲料,不易「漏汁」,非常好用。有些甚至是以天然麻質製成,絕無塑膠成分,更為環保。
7. 離開前作最後檢查
餐廳店員工作繁忙,有時難免會忘記食客「走餐具」的要求。建議在離開餐廳前作最後檢查,避免將即棄塑膠餐具帶回家中。
8. 將容器交還給店家
近年流行外賣盆菜、雞煲、煲仔飯等菜式,但它們的容器往往是專為該菜式而設,不但難以回收,放在家中也很佔空間。故此,建議大家在外賣前先行詢問店家能否把容器洗淨歸還,免得浪費之餘,也可方便他們取之重用。
疫情之下,明白外賣減廢並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事在人為,希望大家都能盡力而為,為環境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