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愛於周末相約三五知己,把酒言歡。但每次聚會過後剩下的玻璃酒樽,除了把它們洗淨回收之外,便苦無其他處理方法。日本玻璃工藝品牌椎名切子 (GLASS-LAB)也留意到廢棄酒樽的問題,於是把回收得來的氣泡酒樽,以日本傳統「江戶切子」(Edo Kiriko)玻璃工藝技術將之升級再造成「WA玻璃手鐲」,造工精緻優美,令人不禁想把它們統統都帶回家。
玻璃樽 百萬年不解降
根據統計,香港每年約有十萬噸玻璃樽被棄置,而一個玻璃樽估計需100萬年才能完全分解,對堆填區造成極大負擔。為了減少廢棄垃圾的數量,已創立逾70年的椎名切子( GLASS-LAB )便決定邀請 design shop YU 的藤田優惟子擔任設計工作,並以自家原創的「砂切子」(Sand Kiriko)技術,將廢棄氣泡酒瓶升級再造成一系列的「WA 玻璃手鐲」。「砂切子」是由工匠以「平切子」技術,將玻璃樽的表面削平,再用「噴砂」技法製作圖案,令玻璃樽變身成精美的首飾物。
椎名切子的噴砂技術可呈現幼至0.09mm的線條,精密度高。
手鐲於陽光底下還會透出如萬花筒般的折射圖案,視覺效果一流。
結合傳統工藝與環保概念
「WA玻璃手鐲」一共有綠、黑、透明和白4款顏色,每款手鐲都刻上不同的幾何圖案和花紋,顏色清澈,極富美感,戴上手跟一般的玻璃手鐲無異,令人難以置信它是由廢棄酒樽再造而成!除此之外,由於手鐲是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環保概念而製成,因此符合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標準,別具意義。
何謂「切子」?屬日本傳統玻璃工藝的一種,是於玻璃表面上進行切割和雕刻的工法。其中「江戶切子」以透明或着色玻璃製作,刻上雕花,並採用歐洲技術加工,成品細膩富光澤感,因而廣受大眾歡迎。
甚麼是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於2015年公布了未來15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總共有17項,圍繞著「負責任消費和生產」、「減少不平等」以及「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等主題,希望各國可盡力達成,以確保所有人類享有和平與繁榮,並帶領全球經濟邁向可持續發展。
每隻手鐲的大小為 7 x 2.8 厘米,略較一般玻璃手鐲粗身。
「WA玻璃手鐲」剛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市面,有興趣選購的朋友,可以於其官方網站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