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新裝下的《中華新詞典》

這是《中華新詞典》的新設計,九月學年伊始時見街。
「嘩,工具書都竟然咁靚?」為何不?實用的東西都可以充滿美感。
而且這份美,不止那個清新封面。一揭內頁,由版式,字形、符號運用及資訊呈現方式都見心思,一切由用家角度出發考量。

DDD1

DDD2

設計‧實用性

先要強調,這設計是本地出品。筆者與同事們一度以為是台灣人主理。無他,台灣的書籍設計百花齊放。

負責設計的Ray聞言都笑了。話說最初中華教育部聯絡他的設計所時,他對企劃同樣出乎意料─竟然是詞典。大家一直理所當然地覺得,工具書就是醜(再加上是形象較老成的中華書局)。可幸編輯有視野與決心。

這次做詞典,封面、內頁都要顧。因工具書的本質,設計考慮亦落到實用層面─如何令查字典過程更順暢呢?

於是,Ray著手設計前,都特意翻開辭典,喚醒小時候查字的記憶,特別是那些挫折又氣餒,迷失在字海的時候,最後有了現在的改動,每項都是心思。
DDDB

檢字表都有細心位。和其他內頁一樣,沒有用直線分隔空間,新加的橫線反而有導讀作用,像尺子般。
檢字表都有細心位。和其他內頁一樣,沒有用直線分隔空間,新加的橫線反而有導讀作用,像尺子般。

書籍設計‧生態

關於書籍設計,香港的不是沒有有心人,或者只是機會較少。

最花心思的Kubrick,有位御用設計師。

Ray有這樣的觀察:「本地出版界是有意識的,但其他出版社出版書始終不多,能參與整個書籍設計過程的機會亦比想像中少。至於流行暢銷書,可能為了走向大眾,總常用廣告式手法包裝─都有設計元素,但是台灣在做的那回事嗎?看來不是。」

他亦坦言,出版業放在書籍設計的預算其實不多。原因當然環環相扣,推敲下來,終會指向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這時勢下可以有受人注目的設計,已很是難得。

劉建熙Raymond 明日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主理《中華新詞典》的新設計。 FB:Tomorrow Design Office 明日設計事務所 WEB:http://tomorrowdesign.hk
劉建熙Ray
明日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主理《中華新詞典》的新設計。
FB:Tomorrow Design Office 明日設計事務所
WEB:http://tomorrowdesign.hk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