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

文學少女 畫出香港原生植物

葉曉文是文學少女,拿過青年文學獎,也畫過漫畫。能書善畫,偏愛花草,新作是花一年時間尋花畫花寫花成書,用另一個角度說花事。「以前讀詩詞文學,發覺古人愛以植物作比喻:如杜牧以『豆蔻梢頭二月初』比喻花樣少女,但到底『豆蔻』是甚麼樣子呢?《詩經》說『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又是甚麼植物,為甚麼會『左右流動』?我帶著文學而來的疑問和好奇,開始到香港郊野到處尋找答案。」


香港金線蘭,花期11月至1月,分佈於香港馬鞍山、大帽山等地。


黃槿,雙子葉植物,常見於紅樹林後緣,在石澳、馬料水均見芳蹤。

原來香港有原生植物三千,好些外型甚為相似,為免出錯,她先為植物拍攝「大特寫」,回家翻查植物誌,仔細核對、辨別品種,再下筆細畫。「由生長形態,花瓣顏色,到葉柄,托葉,花蕊等細節,也要逐一畫好。水彩難乾,要逐層上色,每張水彩畫至少需要半天才能完成,絕不能急,所以畫過一次以後,自然一一記進腦海。繪畫使我對花朵有更深刻的認識。例如近期落果的馬尾松,是香港唯一原生松樹;在中國文學上『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表示堅貞不屈的氣節,馬尾松型態萬千,在絕處可縫生,其堅韌大大鼓勵了我。」她直言每每看到花朵那一刻,便感覺跟古人有所感通,十分奇妙。


香港有不少品種罕有的花,如馬兜鈴,蛇菰、細辛等,族群只分佈在香港某一兩個地點,而且數量極少,要上山五、六次才能找到,名副其實「尋花」之旅。圖為香港細辛。


草豆蔻,4月至6弓開花的植物,常見溪邊,氣味芳香具藥用價值。

《尋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以畫作配合文字,介紹本地原生花的特性、分享尋花過程和感受。 

畫筆栽花 對抗利爪
落花不是「無情物」,選畫香港原生植物,除了本性愛花,葉曉文說還想分享背後的獨特歷史和故事:「從前女人會用潺槁樹葉浸液美髮,用錫葉藤的粗糙葉子清潔煲底,中山人會用露兜葉包『蘆兜糉』等,是古人的大智慧。」不過如今,植物卻被忽略,甚至欺壓:「近年非法盜採植物的情況日益嚴重,如砍伐土沉香、非法盜掘原生蘭花,還有郊野土地用途發展都直接損害自然環境,故希望透過畫與文字,令更多人認識『紮根本土』的植物。書中大部分植物都標明出處,唯獨一些罕有植物如野生蘭花的生長地點,實在不能隨便公開。」

 

#429 Green feature
Text‧Naomi
Photo‧Franky、受訪者提供

立即登記成為夠Green會員,獲取「買得綠」商戶的獨家消費優惠!

詳情請登入:https://bit.ly/2LMI20w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