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漸老,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退化性關節炎。如果年輕時沒有好好「保養」關節,年老時便會被關節炎纏繞,疼痛而且影響日常生活。不想將來被關節痛影響日常生活,不如先聽聽骨科醫生嚴永藝講解何謂退化性關節炎。
Q:甚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步入 30 歲,關節囊的潤滑液會隨年月流失,令軟骨之間失去緩衝,加上日積月累受壓及勞損,增加了關節磨損及退化情況,導致骨與骨之間直接出現碰撞而產生痛楚,引發退化性關節炎。嚴醫生指出,膝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因經常受力,老化情況最為常見。如部分關節曾受損傷,經歷斷骨或裂骨,都會加速老化。老化的關節會出現持續痛症、僵硬及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關節變形,影響其活動能力。例如長時間步行、上落樓梯、過度活動或久坐後站起來都會出現疼痛,而且難以進行蹲或跪等動作,日常生活會受到嚴重限制。
Q:誰是高危一族?
普遍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部分原因是基因影響,另外亦與生活習慣有關,例如家庭主婦經常需要蹲下和跪下來進行清潔,這些動作都會增添膝關節負擔。而且女士穿著高跟鞋時,身體重心會向前傾,同樣會加重膝關節負荷。若然穿高跟鞋快跑或行樓梯,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更是正常的 7 至 9 倍,會大幅度加劇關節老化。除此之外,年紀大、肥胖、曾受創傷或經常搬運重物的人,也屬患上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人士。
Q:如何紓緩關節痛?
「治療方法要視乎嚴重程度,先從藥物治療開始,輕微的關節勞損可以透過服食止痛藥及葡萄糖胺等關節補充劑,緩解痛楚。」葡萄糖胺是軟骨及關節潤滑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人體能自行生成,但隨著年歲,難以再自行製造,而且不能透過日常飲食吸收,所以需要透過進食額外補充劑。再進一步便需要進行物理治療,訓練大腿肌肉,有助減輕關節勞損情況。如情況嚴重,可能需要進行換關節手術。

嚴永藝
骨科醫生
TEXT:E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