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晴

我手治我心 靜觀書法篇
用筆觸盛載感受 重塑寬己之心

靜觀,近年非常流行的一種心志訓練,不少人認為等同呼吸、打坐、冥想,事實上,靜觀並非必須「坐定定」才能進行,心理輔導員Gary表示靜觀是一種生活態度,有助改變人的觀點與心境,「當你明白箇中原理,就能把靜觀融入生活,並放進各個生活層面,譬如是走路、刷牙洗面、吃飯品茗,甚至做運動、看戲、打遊戲機等,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幾乎也可用靜觀的角度來看待。」對西洋書法充滿熱情的他,更把興趣與靜觀結合,運用一筆一撇,勾勒出意想不到的心靈之旅。

專注當下 享受生活質感

從小就喜歡西洋書法的Gary,在6年前正式重拾練字的樂趣,認為從中找到難以言喻的平靜感,「書法讓我擁有一個不被騷擾的個人空間,能舒暢身心,放鬆心神。」直至遇上靜觀,發現書法跟靜觀有很多共通之處,兩者同樣需要高度專注;若練字時,配合靜觀「自我覺察」及「享受當下」的特點,就更可好好體會當刻的情緒及感受,「例如揮筆寫字的感覺,或是筆尖接觸紙材一刻的體驗,這些細節其實很豐富,靜觀讓這些經歷變得更深刻,因為自我覺察的能力提升了,讓你漸漸懂得享受並活在當下。」

自我覺察 加闊人生角度

在未學習靜觀前,Gary經常因為書法創作效果而耿耿於懷,「當受人所託去創作時,便會過度憂慮其成敗,『想別人收到好開心 』那份期望變成巨大無形的壓力,就連輕輕提筆,手也變得痠痛。」Gary直言現在偶爾也會為創作而緊張,但靜觀為他帶來微妙改變,「當我又為創作咬牙切齒時,靜觀讓我有多一個選擇,就是停下來去調整情緒,再繼續寫字。」靜觀猶如一個感受放大鏡,讓人更易洞悉自己的心情和身體反應,這種覺察力是應對負面思緒的關鍵,Gary認為進行靜觀的最大得著,是內心平靜了,但生活卻有趣得多,「當你用多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人生自然多了許多選擇。」

談起自我覺察,Gary表示不少初學者練習靜觀書法時,也會較重視字體的美感而作出自我批判,「我視這個為提升自我覺察力的契機,這時候我會讓他們想想,在生活上是否也常對自己有如此多的期望,又或是否總喜歡跟他人比較;從而慢慢放下批判的心,多關懷自己,多以容讓的態度寬待自己。靜觀書法的重點,是學懂感受及接納自己的情緒,初學者不必介懷字體寫得怎樣,書法只要多練習就一定有進步,無須擔心。」Gary認為任何人只要願意,也可從靜觀練習得益,亦希望靜觀人士能藉著自身的小故事,多向外界分享靜觀的好處。

 

更多文章:

立冬養生 「冬藏」之法

疫情下的流感 

【食出精神健康】腸道微生物影響情緒及腦健康

【瑜伽七輪系列】打開底輪 尋回安全感

【瑜伽七輪系列】腹輪暢順 修正情緒表達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