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背包客的行裝總有一本《Lonely Planet》。這本多字少圖、厚甸甸的旅遊叢書,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仍能被譽為自助旅遊聖經,自有箇中原因。一直好奇,這些厲害的作者是何許人,背後的運作模式又是如何?早前看到他們招聘中文作者,朋友紛紛在網上share,當時只能暗忖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後來得知身邊有位本地旅人被選中,更準備動身前往北京受訓,心裡佩服又羨慕,於是找他來分享心得,也細說三天培訓之旅的點滴。
阿翔上月剛從北京回來,猶如作了一場不可思議的夢。他原本在主題公園任職舞台管理,半年前早已決定離職,計劃去一趟長旅行,也開始探索做全職blogger的可能,這時候機會突然出現眼前。「一直以來都有寫網上遊記的習慣,近半年刻意多寫一點,漸漸就有不同平台找我合作。6月中看到《LP》招聘中文版作者,這是背包客夢寐以求的Dream Job呢!」
不過,所謂「筍工」,往往附帶著極高的申請門檻。除了履歷和過去作品,他們要求每位報名者按照《LP》的格式,寫一份3000字測試稿來介紹一個自選地方,連同標記好的地圖,再加一篇對《LP》中文版的1500字建議。「其實也猶豫了好一段時間,不過想到即將辭職,反正有時間,那就試試看吧!」
當時還有正職在身的阿翔,選擇了最熟悉的長洲,在那裡住了兩個周末,嘔心瀝血地寫好樣稿。幾星期後,《LP》回覆表示他寫得不錯,然後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電郵面試;再等到7月底,終於收到消息,通知他入選8月在北京舉行的作者培訓營。「興奮得難以置信!所有事情都發生得太快了。出發前一直在忙工作,沒時間準備甚麼。他們只是叫我預備好文具,以及捱夜趕稿的決心。」



三天兩夜的訓練營絕不輕鬆,壓力與難度完全超出阿翔的想像。每天朝十晚六的課堂,由統籌編輯講解《LP》的基本架構、內文格式、寫作風格及調查研究的方法。「雖然沉悶,但確實很重要。因為一本書共由五、六個作者合編,這樣才能做到風格統一。《LP》願意投放資源在作者培訓上,而且堅持所有資訊均來自實地考察,確保準確而且更新。
「培訓的第一天,每人要抽選一個北京區域來介紹,三天後的中午前要交一篇用《LP》格式及調研模式寫成的2000字功課。每天下課後才開始做research,回到酒店已是晚上11時,然後繼續上網找資料和寫稿。」為了解白天時的情況,又要趕及景點關門前,他隔天六時多就起床出門,晚上又寫稿至凌晨五點,基本上沒怎麼睡過。
「千萬別以為做旅遊作者等於舒舒服服地去免費旅行。《LP》作者都是Freelance形式的,不一定短期內有工作,但接到job後便要閉關式地埋頭苦幹一至兩個月。流程一般是定好目標地區後,就跟統籌編輯制定內容大綱及時間表。假設他們需要三萬字的篇幅,作者先進行三星期的實地考察,再用十天完成稿件,基本原則是期望我們每天寫三千字。而在調研初期,亦須遞交某部分的樣板稿,確保方向正確才繼續。另外,他們會資助調研的經費,但須控制得宜,不能揮霍。」
首次選上港澳台記者
《Lonely Planet》2011年首次出版由中國旅行者以中文撰寫的《孤獨星球》中國版,並在2010年開始舉辦公開招募及培訓。他們一直以來有找港台的特約作家合作,今年則是第一次有港澳台的參加者在招募中獲選,當中包括兩位香港代表。大會今年收到500多份申請,數字比預計少,大概是報名要求太高令不少人卻步。

臥虎藏龍
21位入選作者來自中港澳台各地,當中有旅遊記者及雜誌編輯、旅遊書作者、正在環遊世界但專誠回來培訓的旅人,也有現役《LP》翻譯者。阿翔在那裡結識到不少好友:「雖然我的旅遊寫作經驗不及同學們,但不會因此而相距很遠,因為大家都是《LP》的新人。更重要的是我們志同道合,人人都是一腔熱誠來參與這事,大夥兒很是投契。」
給未來作者的建議
《Lonely Planet》的資料每兩年更新一次,每次籌備過程需時一年,因此需要大量特約作者。阿翔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多看《孤獨星球》中國版(而非翻譯的國際中文版),寫測試稿時盡量避免港台腔及本地用語。「有責任感和勤力也是非常重要,導師們一再強調必須準時交稿,因為一個作者遲交便會影響整本書的出版進度,或許他們碰過太多欠缺時間觀念的作家吧。」
Follow
阿翔
八十後旅人,以文字和音樂細看生命、遊歷世界。
facebook:翔。看世界
www.linuscheng.com
推介
鐵鞋旅遊頻道
華文旅行愛好者的網上集中地,交換旅遊資訊和感受,亦推廣知性及負責任的旅行模式。
facebook:鐵鞋旅遊頻道 IronShoe Travel Channel
www.ironshoetravel.com
TEXT.LOR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