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

感受自然生命力

最近社會充斥怒氣,人們不再快樂。紛擾之中如何尋樂?大可抬頭看天空、陽光、晚星,甚至抽離一下,跑到山上呼吸清新空氣。失望疲倦之時,請相信自然的力量,正如常為捍衛郊野公園站出來的林超英教授:「人類想自然快樂,先要讓大自然覺得快樂。」

不把環保掛嘴巴,凡事想想需要與想要,林超英的日常生活,樸素得很:「我從不開冷氣,開窗和撥扇就夠涼,心靜自然涼,佛家不是有說清涼世界嗎?就是這意思。」他還笑說自己每日只用一度半電,電費津貼現在還沒用完!


林超英喜歡行山,常被問那裡風景最美,他總說:「景隨心轉,只要是在大自然裡,心情便好,心情一好,風景自然好。還有四時景色也不同,夏季的大浪西灣藍天白雲大海,風景開揚,二東山的春夏季長滿長長芒草也值得一看。」

代天地說話
「山不會說話,樹木不會說話,動物不會說話,不代表人類就可以侵略自然,只要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它們的生命力和無聲反抗。」林超英剛推出新書《天地不說話》,透過文字和獨特視角代替自然發聲。「山和人類相似,由板塊碰撞形成,凹凸不平的山角,似年輕人的棱角;逐漸經過風化,受風吹雨打後,老山會變得平滑,正如成年人在挫折中取得圓滑之道;而山風化的最後階段,會變作平原,似老人淡定處世,也如生老病死,最終每個人都得回歸塵土。也許某年某月,平原再次經歷板塊活動,新山峰形成,生命循環。」

美景經濟學
新書展示的,是林超英在遊歷中發現人與自然的微妙,然而走過無數大美之地,林超英始終心擊香港郊野,自信美景不輸異國:「印洲塘、大浪西灣,開揚的海洋美景屬世界級,還有大浪灣浪花衝擊令海面散起鹽花,也是獨特自然奇景。」他形容這些地方是寶藏,如果政治執意發展,便是打爛了我城的無價之寶:「地產商起別墅發展郊野,可獲一次性利潤,但卻毀了幾百萬人的享受,以及破壞城市永久面貌,得不償失。」

除了觀星、行山,林超英還有另一個人所共知的興趣:觀鳥。他甚至會到新彊、緬甸等地觀鳥。

林超英說空氣污染不止影響日出日落景色,更慨嘆光害令市區再難觀星:「讀書時第一次觀星是到維園西北角那頭,當時連銀河也清楚可見。現在光害嚴重,城市人太概只能在天朗氣清時看到較明亮的金星。」

懷念日出日落
推土機摧毀土地,是實在和激烈的,還有些看似無形和逐小的破壞,同樣叫人心痛。「以前的日出日落特別美,可以清楚看到太陽從山脊線上升或落下,是轟轟烈烈的;如今的日出日落糊糊塗塗就從污染物裡冒出來或消失。」他試過在飛機上見香港被一層薄薄的氮氧化物遮蓋:「有從東莞、珠海來的工廠污染,也有本地氣車排放的廢氣,都是人類造成的。」

不懂善用是浪費
林超英常強調,不能拿「發展」去打爛自然,有些所謂「發展論」根本是瞞騙術:「填海發展機場第三跑道,我不說甚麼破壞海豚棲息,而是無必要。雙跑道足以應付機管局假設的未來乘客量和貨運量,反而該善用荒廢15年的機場島空地,建設新客運大樓和增加停機位。」他指,機管局沒有善用土地應付未來載客量,等同浪費土地資源,現在還要填海開發,簡直罪加一等!「無理由因為機管局的失職,而要我們付出寶貴的自然,打爛海洋美景。填海是不能回頭之事,香港不似上海、成都,有腹地擴充海洋面積,我們的海洋就只這麼多,不容再被侵占。」

林超英教授,曾任天文台台長,退休後,林超英主力環境保育工作。2014年更參與facebook專頁「保衛郊野公園」發起的活動,號召愛大自然的市民參與行山活動,以反對發展局侵占郊野公園。

《天地不說話》,透過遊歷時的觀察,融合生物和物理視野,以有趣角度,帶出萬物皆有生命,人類應珍惜自然。

 

#412 Green people
Text‧Naomi
Photo‧Franky、網絡圖片、受訪者提供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