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時尚,是一襲輕便又華美的旗袍

今天除了傳統女校學生和出席飲宴的長輩們,還可在哪裡看到身穿旗袍或長衫的女性呢?答案原來是隨時隨地。她們身上的是糅合時尚元素的新式旗袍,走在繁忙街道上毫無違和感,但同時散發一陣傳統文化氣息。

9

Janko修讀時裝設計時並未學習過任何華服知識,畢業後曾在電視台擔任服裝設計,在參與古裝劇集時接觸中國服裝,開始研究當中的歷史和體制。離開電視台後,某次參加環保時裝設計比賽,她嘗試自行以西式剪裁,把牛仔碎布拼成旗袍。「後來才正式拜師學藝,發掘傳統做法,接觸後就愛上了。它的好處是不像fast fashion那麼浪費,就算現在把媽媽年代的旗袍或長衫拿出來穿都不覺礙眼。」

8 (3)

有感華服不受本地時裝界重視,Janko創立品牌「新裝如初」,推廣新式旗袍及各種中式服裝。她的設計毫不土氣,剪裁清新簡潔,同時保留企領、斜襟和花鈕等唐裝標誌。「通常會做一個樣板,穿著在街上繞一圈,如果沒人向我投以奇異目光,就代表沒問題。慢慢就會捉摸到如何分開古裝與時裝,因為『老土』和『有型』只是一線之差。」

11 (3)

最近Janko開班教授中式裁縫。「做一件旗袍很花工夫及時間,有些客人覺得旗袍價錢很貴,似乎不值。你覺得不值不要緊,來體驗一下做衫的難度吧,也是一種教育,令他們更懂欣賞老師傅的手藝。」開班以來反應超出預期,別以為課堂是全女班,Janko遇過廿多歲的男生,說希望親手做一件旗袍給媽媽,也有七十多歲的伯伯想送給兩個孫女,還有來自法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學生們。

A (2)
Janko認為香港買旗袍的選擇很少,只有花園街的攤檔和價格極高的名牌,欠缺兩者中間的市場。「新裝如初」有分真正傳統工藝及以現代手法製成的兩條路線;前者售價較高,縫製需時一至兩星期,後者適合有興趣的入門女性。「我不希望大家覺得旗袍高高在上,很難接觸得到。一百年前人每天生活都穿著旗袍,我想的是,這種傳統服裝可以如何延續下去呢。」

她們為甚麼喜歡旗袍?

Yolanda 「一直覺得旗袍很美,但以前對它的觀感是很傳統,像《色戒》和《花樣年華》裡面的形象,從沒想過在平日穿上。那時候在內地吉林唸大學,很接近韓國,看到他們平日也穿著韓國服飾,於是上網尋找一些有別於傳統的旗袍,找到了Janko的設計,後來慢慢地把旗袍當成日常服飾。」
Yolanda
「一直覺得旗袍很美,但以前對它的觀感是很傳統,像《色戒》和《花樣年華》裡面的形象,從沒想過在平日穿上。那時候在內地吉林唸大學,很接近韓國,看到他們平日也穿著韓國服飾,於是上網尋找一些有別於傳統的旗袍,找到了Janko的設計,後來慢慢地把旗袍當成日常服飾。」
「小時候農曆新年時要穿旗袍,只記得好像清朝格格那種繡花的服飾,我很抗拒。長大後的朋友圈子來自世界各地,有些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的朋友,很習慣穿著自己國家的民族服裝。他們有次問,為何我們常常穿西方服飾,卻永遠不穿自己民族的唐裝?那時我不懂回答,現在終於懂了。」
Kelly:「小時候農曆新年時要穿旗袍,只記得好像清朝格格那種繡花的服飾,我很抗拒。長大後的朋友圈子來自世界各地,有些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的朋友,很習慣穿著自己國家的民族服裝。他們有次問,為何我們常常穿西方服飾,卻永遠不穿自己民族的唐裝?那時我不懂回答,現在終於懂了。」
「一般人以為必須有高挑身形穿旗袍才好看,其實牛仔布料很百搭,可因應不同場合而dress up或dress down。旗袍也有不同款式和質料選擇,可以mix & match,配搭陀錶等飾品效果不錯;冬天我喜歡配搭棉衲,較鬆身和輕巧。」
Cani:「一般人以為必須有高挑身形穿旗袍才好看,其實牛仔布料很百搭,可因應不同場合而dress up或dress down。旗袍也有不同款式和質料選擇,可以mix & match,配搭陀錶等飾品效果不錯;冬天我喜歡配搭棉衲,較鬆身和輕巧。」

 

Follow
Janko Lam
時裝設計師
2010年與合夥人創立Mutt Museum設計有限公司,當中的旗袍系列在2013年正式成為獨立品牌「新裝如初」,致力推廣華服文化,最近開設中式裁縫班。
facebook:新裝如初 Classics Anew

 

TEXT. LORRAINE PHOTO. MICHAEL

節錄自#473 metro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