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集

心肌炎與新冠疫苗有關?
一文解答對心肌炎的疑問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為了保護自己和身邊人,政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惟疫苗所引發的副作用始終令不少人擔心。近日,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討論不斷,究竟心肌炎是甚麼?可以如何治療和預防?又,新冠疫苗會否導致心肌炎,港怡醫院心臟導管治療中心總監、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謝德新醫生將會一一解說。

心肌炎與流感有關?

近年有研究顯示,由流感併發心肌炎可高達百分之十。雖然大部分是輕微個案,沒有臨床病徴,但仍有小部分病人可能併發嚴重心肌炎,甚至導致死亡。流感病毒導致心肌炎的原因包括:病毒直接入侵破壞心臟肌肉,或是免疫系統對抗病毒同時破壞心臓肌肉導致發炎。

心肌炎的病徵

 

輕微心肌炎病患者未必有病徵,可能只有輕微心痛或氣喘,如出現這類徵狀,應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然而,當病情轉趨嚴重便會對身體構成極大傷害,應及早求醫,切勿以為是流感未痊癒或氣管敏感而不理會。

心肌炎的早期病徴包括心痛、活動時氣喘、體能下降、心悸或感覺心跳很亂。當病情惡化,心臟機能開始下降,病者會出現心臟衰竭的情況,水份開始在身體積聚令體重上升,黃昏時腳腫,睡覺時會因咳嗽導致呼吸困難而醒來。病情變得嚴重時,更會出現嚴重心臟衰竭的病徵,連行平路也會嚴重氣喘,睡覺時無法平臥,甚至要坐着才能入睡,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更可能猝死。

治療及預防方案

一般治療方案分為3種,分別是藥物治療、支援性治療(例:呼吸機協助呼吸)、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

 

心肌炎與新冠疫苗的關係

有研究證實mRNA疫苗會增加12至29歲青少年患上心肌炎的風險。美國有2億9千6百萬接種了mRNA疫苗,其中1226人患上心肌炎,大部分只有輕微病徵,情況屬於非常稀有。謝醫師亦提醒,新冠疫苗好處比壞處多,接種疫苗後7日宜多休息,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他補充,一旦確診新冠肺炎會更易患上心肌炎,而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亦適合接種疫苗。

不過,最重要是預防勝如治療,由於流感高峰期將至,大家應加倍注意個人衛生,除了戴口罩之外,也要勤洗手。至於高危人士(超過65歲長者、小於5歲兒童、孕婦、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更應考慮接種流感疫苗;如不幸患上流感就要留意病徵,病情惡化必須及早求醫。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