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狂

從女字看女子

喜歡漢字,相信每個字都有故事與意思。當被迫要看要學無心的愛,相親不相見時特別生氣。漢字一筆一劃的淵源,也是認識歷史文化的一扇窗。如那些以「女」為部首的字,細心考究,不難察覺傳統女性地位由高至低的演變。

A

母系當道
據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曾存在母系社會,更有「知母不知父」之說。古人不知父親是誰,只知自己由母親所生,便以為人類因女性感應自然神物而誕生,所以姓字才從女字旁。《女部》亦有收錄11個古老姓氏,如姜、姚、姬、嬴等,亦足證遠古母系社會的女權制度。

b

男權崛起
時移勢易,隨著農耕經濟逐漸發展,男性地位竄升;有關婚姻的字呈現了女性地位的巨大變化。先說從女從昏的「婚」字,其實是指當時男性在黃昏時段,借夜色掩護,將女子搶到自己居所婚配的故事。這劫奪婚的出現,正因男生們開始不滿原先「夫從婦居」的婚姻形式。而「娶」字,望文生義,「取」加「女」,意思不言而喻。至於「姻」字,「女子之所因」,因的本義為依靠、憑借。由此可見,古人認為女子得到了丈夫才算找到依靠。

 

c
褒貶對比鮮明
女字旁的字,形容容貌品行的最多,而且褒貶鮮明。女為悅己者容,「婀」、「娜」、「嫵」、「媚」、「娉」、「婷」等都是褒義,但全描述容貌,有關品行的褒字絕少。相反,貶字形容品行的最多,說容貌的很少,甚至有些男生或無關性別的劣行竟也算到女生頭上,如「娼」、「姦」、「嫖」、「婪」、「奸」、「妒」。中文字反映性別不平等無疑非常明顯,事實是情況已好轉過了。在文字進化過程中,有些女字旁的字改變了形符,如「慢」以前原來寫作「嫚」,「淫」寫作「婬」,「偷」曾是「媮」等。

 

Text*Nicky

節錄自#493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