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消費

度身訂造綠色葬禮
環保「傢俬棺木」

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綠色殯葬,鼓勵於紀念花園或海上撒放先人的骨灰,希望在保護環境之餘,又可減少土地的使用。但在撒灰以外,原來坊間亦有提供其他既簡約又環保的殮葬用品。就好像於2013年成立,專門推廣綠色殯葬的社企「毋忘愛」,今年3月就與嶺南大學創業行動共同研發出由可持續物料製成的兩用「傢俬棺木」,平日可以當作書架使用,放置物品,而當用者逝世後,家人更可把書架組裝成棺材,成品較一般傳統棺木環保,別具意義。

傳統葬禮不環保

「在香港每年的死亡個案當中,超過9成使用火葬處理遺體。」公立醫院外科醫生、「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表示,香港大部分棺木往往只會使用很短時間,便會連同先人遺體一同被送往火化。他推算:「若以香港每年有約4萬8千人離世,而平均每個棺木都需劈掉一至兩棵大樹生產來計算,單是1年香港便會失去4個面積相等於維多利亞公園般龐大的森林。」這個數字原來還未計算於葬禮中使用的白衫白褲(孝服)和即棄吉儀,更別論火化所產生的碳排放。范醫生意識到傳統葬禮往往會製造大量即棄物品,對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本身已積極推動環保、喜愛樹木的他,便決心尋找其他綠色代替品,拯救大樹。


范寧醫生認為,香港雖是一個富裕社會,卻一直缺乏 “Quality of Death”。因此希望透過成立「毋忘愛」,讓大眾能預早規劃自己的葬禮,而這也其實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他希望大眾能從愛自己,再將這個愛推至家人,然後在整個社會實踐大愛。

循環再造紙棺木

在眾多的殮葬用品當中,范醫生決定先從棺木入手,「當初有想過仿效印度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做法,只以簡單的布條包裹著遺體,但香港現行的法例對棺材有一定的承重和防水要求,因此這個想法亦早已告吹。後來也有想過引入紙棺,但紙棺使用的木材雖然不及傳統棺木多,可是仍需要砍伐大樹。」幸好,最終他找到由澳洲公司 Life Art 生產,以環保紙、甘蔗纖維及廢紙紙板製造的棺木,外觀較傳統的美觀,更可自選棺木上的圖案、照片,或是手繪心意字句,於是便決定引入,為離世者親屬提供多一個環保選擇。

「毋忘愛」表示再造紙製棺木現於香港的廠房生產,可減少碳足跡。


紙棺材是用再造的蜂窩板(即瓦通紙)製造,承重力可達 440 磅。

是傢俬也是棺木

除了循環再造紙棺外,於今年3月,「毋忘愛」更破天荒與嶺南大學創業行動合作,共同研發出環保「傢俬棺木」。它由可持續的北歐森林樺木夾板和雲杉夾板製成,日常可當作書架使用,放置書籍、雜物,一般可使用長達30年之久,非常耐用;而當用者逝世後,親屬只需跟著說明短片的步驟,不消一小時便可自行把它組裝成棺材,一物二用。「就好像古人大多會在家中擺放一副空棺木,預早計劃一樣。」范醫生解釋。「傢俬棺木」在設計上較為樸實簡約,易於融入家居環境之中,而它亦可讓親屬省掉購買簇新棺木的金錢,更符合經濟效益和環保理念。


即使將「傢俬棺木」擺放在客廳或是書房之中,也絕不失禮。


經組裝後的棺木,顏色簡單樸素。

環保葬禮 簡約優雅

「環保棺木漸漸被人接受,全因其款式眾多,設計莊嚴帶有美感,不會令人身心恐懼。」范醫生表示,「毋忘愛」供應的環保殮葬用品,亦主要以此為設計理念,如升級再造紙紮祭品、生物可降解骨灰龕、麻布吉儀袋等等,設計簡約優雅,希望能扭轉別人對殯葬業陰森、恐怖的既定印象,並為親屬們增加環保選項。「過往接觸到不少葬禮參加者,都不清楚該如何於葬禮中作出貢獻、參與其中,於是便透過訂購花牌、摺元寶等簡單的傳統儀式表達心意。」范醫生解釋,這些儀式主要希望親屬們安心,並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因此,我們希望能尊重離世者和其親屬的意願,為離世者舉行一個形式不流於表面、度身訂造的葬禮,並盡量讓親友們參與其中,以及省卻不必要的繁文縟節。」


環保紙紮於台灣生產,由多達99%紙張、少量布料及木頭製成。


環保紙紮可於5分鐘內被完全燒掉,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度身訂造 減少浪費

例如,范醫生曾為客人舉辦過一個綠色葬禮,由於離世者生前是一名畫家,於是其親屬便選擇摒棄花牌,改為在會場擺放離世者生前的畫作,讓葬禮充滿個人色彩。「我們亦曾因應家屬的要求,不使用即棄真花,改為在會場放滿蘭花盆栽,讓到場悼念離世者的親友在儀式結束後把蘭花帶回家中栽種,減少浪費。」范醫生補充,他們也可從流程設計著手,如以感受分享代替「燒衣」環節,或是讓親友寫下心意卡,讓每一位葬禮參加者也能有不同形式或程度的參與。


生物可降解骨灰龕於德國生產,以木材中的天然聚合物「木質素」製造,於泥土下可被自然分解,較適合於外國生活、設有私家花園的親屬選擇。


「毋忘愛」也提供以循環再造紙製成的環保吉儀讓家屬挑選,望能為環境出一分力。

鑑於大部分人都不會使用吉儀內的紙巾,因此「毋忘愛」的吉儀亦不會附贈,以免造成浪費。此外,「毋忘愛」還提供免費外借殯儀物品服務,包括可循環再用、由麻布製造的吉儀。

「葬禮最終的意義離不開 “Good Ending”,即是希望生命能夠圓滿地完結。」范醫生認為,香港人也應擁有權利選擇和決定自己葬禮的形式,以及跟在生者好好道別的方法,讓人生的最後一程能夠圓滿走完,無憾無悔。

 

[[[related_posts]]]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