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控

小時候讀社科健,比起讀中英數更有樂趣!

未有通識前,小學課程除中英數外,就是「社會、科學、健教」三科,亦是「舊課本展示館」的創館人劉智聰最喜歡細味的教科書。他本是攝影師,對圖像敏感,最初儲舊課本,全因覺得圖畫十分過癮。

「自八十年代開始,香港教科書多採用相片,之前的年代一直以插畫為配圖。即使香港不同出版都有各自御用插畫師,但大家的畫風出奇地一致,多以水彩為主,畫風自然優雅,給讀者好舒服的感覺。雖然繪畫比相片離地,不夠像真,跟真實情況有出入,但至少反映插畫師的想像。現在的課本多畫「角色」,好少人。例如現時會畫一輛擬人的車並加對白給它,我想這是今昔課本最明顯的分別。」

劉智聰,舊課本展示館創館人,館中收藏舊課本和教學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從前的校園生活、舊香港的價值觀。www.facebook.com/oldtextbooks
劉智聰,舊課本展示館創館人,館中收藏舊課本和教學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從前的校園生活、舊香港的價值觀。www.facebook.com/oldtextbooks

1

未有通識前,小學課程除中英數外,就是「社會、科學、健教」三科,亦是劉智聰最喜歡細味的教科書。

6

 

7
「看社會課本好像看那些facebook老照片群組,容易看出社會變遷。以前的電話亭、郵筒、交通工具、馬路設施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可以跟現況做新舊對照,會發現很多東西已經消失了。」例如圖中菜市場有活雞買賣,現在已經消失無蹤了。

 

11

14
「昔日的「科學」科也叫「自然科學」,會講解很多大自然的動植物。我記得小時候用的科學課本,有一頁有張曱甴照片,每次都不想翻開那頁。社科健三科的舊課本都很耐看兼易看,不需要好深入探討,一樣可以讀出趣味。」

8

9

「好多以前書中提到,叫學生小心預防的疾病,現已經極少出現,例如白喉、霍亂、天花等。不過單看圖畫,已經覺得好過癮,尤其看到某些已經消失的醫院診所插畫,都會讓人想當年。」
「好多以前書中提到,叫學生小心預防的疾病,現已經極少出現,例如白喉、霍亂、天花等。不過單看圖畫,已經覺得好過癮,尤其看到某些已經消失的醫院診所插畫,都會讓人想當年。」

 

15

八十年代後期,「社科健」三科合併為「常識」一科,課本插圖亦轉成照片,雖然美感欠奉,卻有強烈的生活感,像是從自己日常生活中拍下的照片一樣。
八十年代後期,「社科健」三科合併為「常識」一科,課本插圖亦轉成照片,雖然美感欠奉,卻有強烈的生活感,像是從自己日常生活中拍下的照片一樣。

 

1965年英國人繪畫製的香港社會面貌,是為香港教材,明顯用色比較厚實,有油畫感覺,細膩但稍嫌不夠輕鬆。
1965年英國人繪畫製的香港社會面貌,是為香港教材,明顯用色比較厚實,有油畫感覺,細膩但稍嫌不夠輕鬆。

 

 

 

TEXT.JILLSANDY

節錄自#474  metro Pop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