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導致失眠的主要三個原因

香港是一個不夜城,政府去年對餐廳的防疫措施對筆者的最大貢獻是,它提醒了我原來十點以後已經是夜深,不能再約朋友吃宵夜聚會。不知道大家在這段時間有沒有變得早睡了?有一位夜鬼朋友竟然在晚上十一時收到我的電話後罵我吵醒了他,真委屈,他明明是個習慣在晚上十二時於WhatsApp 吹雞約食宵夜的搞手。

 

我觀察到有些人是因為疫情早睡了,但更多的是因此而更難入睡。其實關於失眠,你必須知道和了解導致失眠的三個主要原因,它們分別是身體疾病、心理壓力、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本文主要跟大家分享第二及第三項,第一項就只有醫生能夠協助處理了。解鈴必須要找繫鈴人,要解決失眠就必須要找出導致失眠的成因,藥石亂投只會把問題弄得更嚴重。

 

畏疾忌醫必然會令本來的問題變得更嚴重,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因為身體不適而影響睡眠就必須盡快求醫,不然的話,失眠持續下去就會導致心理產生壓力,為了處理那些心理壓力,又可能會產生不良的生活習慣,然後就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的大雪球,雪球越滾越大,直到將你壓垮。

 

先說一說有關心理壓力的處理方法,我個人不太推崇數綿羊之類會與數字和邏輯理性拉上關係的助眠方法。試回想一下你上次失眠的情況,當你睡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的時候,有沒有察覺腦袋好像越來越清醒似的?並且開始規劃未來幾天的行程和計劃,儘管身體疲倦,但腦袋的開關掣就是關不掉。

 

這是因為你正在經歷一個對未來緊張和焦慮的狀態,腦袋裏的防衛機制因此不自覺地啟動。為甚麼這個防衛機制偏偏要在睡眠前啟動?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白天的時候,有許多東西不斷地干擾着你,儘管這些干擾會為你增添壓力,卻同時會讓你的思緒凌亂,對壓力的感覺也就不太敏感。來到晚上夜闌人靜的一刻,日常的干擾解除了,腦海便有空去面對自身的壓力了。

 

這些壓力就像在沼澤的泥巴般,你越掙扎,就越陷在泥巴裏不能自拔。所以,我一直都建議遇到失眠的時候,心裡應該集中去感受和覺察自己在此時此刻的真實「感覺」,絕不分析、也不計劃,只是單純地感受。這一點,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詳細分享。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