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潮濕天氣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受到真菌入侵,會容易引發灰甲、香港腳及汗皰疹等三大夏日常見的足部皮膚病。今次請來皮膚科醫生胡惠福,教大家分辨及認識三大夏日常見足部皮膚病,以及分享預防和治療方法,讓大家能夠正視問題,守護雙腳健康。
灰甲
灰甲又稱甲癬,由於趾甲及甲床受真菌感染,趾甲會呈灰、黃、啡及白等顏色,趾甲亦會變厚、變脆、容易碎裂成粉狀或表面凹凸不平。嚴重灰甲可引致趾甲變形,甚至甲床分離及脫落。灰甲具有傳染性,置之不理會令真菌傳染其他腳趾、手指或身體其他部位而引致腳癬、股癬及體癬等。
治療方法:
皮膚科醫生會視乎病情,建議不同治療方案。如果病情較輕微,會建議塗灰甲藥水於趾甲,抑制真菌生長。如外用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較為嚴重時,便會提議改用口服抗真菌藥物,成效會較佳,但亦會出現腸胃不適及損害肝臟等副作用。如上述方法仍未能有效治療灰甲,醫生會考慮採用激光治療或施手術拔除整塊趾甲,讓趾甲再生。
香港腳
香港腳又稱「腳癬」,是由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致。香港腳有趾間型、厚皮型、水泡型及潰瘍型 4 種不同類型。趾間型又分乾性(趾間乾燥、脫屑)及濕性(趾間浸軟、剝落、紅斑和滲出液體)兩種型態。厚皮型的趾間或腳掌出現紅斑,邊緣伴有小丘疹,腳掌、腳跟及腳的外緣皮膚有角化過度的現象。水泡型會於腳掌、腳背或趾間出現小水泡而且非常痕癢。潰瘍型通常由趾間開始擴散到腳掌、腳背,容易有合併細菌感染。若未妥善治療,有機會受細菌感染而惡化,水泡轉成膿疱。
治療方法:
不同類型足癬,使用的藥物也有所不同,所以必須經過醫生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例如厚皮型,應先用軟化角質的藥物去除角質,再搭配抗黴菌藥,甚至需要配合口服抗黴菌藥療程。水泡型和趾間 型治療方式差不多,同樣可使用抗黴菌外用藥物,連續塗抹一個月後通常會有明顯改善。如果自行胡亂塗藥膏,有機會延誤病情,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引發蜂窩組織炎。
灰甲及香港腳預防方法:
✓ 保持腳部乾爽,如腳部多汗,便應勤於替換襪子。
✓ 腳部多汗者,可使用止汗劑保持乾爽。
✓ 洗澡後要把腳趾及趾罅完全抹乾。
✓ 在公共泳池或浴室應穿著自備的拖鞋。
✗ 共用拖鞋和赤腳於公眾場所行走。
✗ 經常GEL甲或銼走趾甲邊緣的皮膚,以免趾甲失去保護。
✗ 與他人共用修甲用具。
汗皰疹
汗皰疹是濕疹其中一種,腳掌、腳趾邊緣會長出非常痕癢的小水泡,容易反覆發作。汗皰疹和香港腳的症狀類似,尤其是水泡型的香港腳,腳底或趾縫會有水泡或膿疱。汗皰疹與香港腳也有可能會同時發生,所以必須經過醫生診斷。汗皰疹目前還未有確切病因,一般與內在和外在等不同因素有關。內在因素包括異位性體質、有手掌或腳掌多汗症和吸煙等。外在因素包括接觸性過敏和真菌感染等。
治療方法:
醫生會按照汗皰疹的嚴重程度來治療,輕微急性期的汗皰疹通常以外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藥膏治療。嚴重者可配合短期療程的口服類固醇。如果水泡反覆復發,可考慮口服免疫抑制劑或紫外線照光療法等。
預防方法:
於慢性期的汗皰疹,必須注意做好皮膚的保濕,沖涼後要塗上潤膚露,保持皮膚濕潤,加強對外來刺激物的防護,減少復發機會。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是否每次接觸完某些東西都會發作,應儘量避免誘發因素,減少發病頻率。
選購及處理鞋襪貼士
1. 宜選擇通爽透氣的鞋子,如帆布鞋、透氣物料製成的波鞋或真皮鞋,要適合腳形,以免鞋子過窄而壓傷腳趾。
2. 避免每日穿同一對鞋,最好隔 1 天才再穿著,期間要將鞋子放置於通風地方風乾。
3. 一些可以沖洗的鞋子 ( 如帆布鞋 ) 應經常清潔,並先取去鞋墊,在陽光下曬乾。
4. 已弄污的襪子必須先洗乾淨才可再次穿上。
5. 避免選擇尼龍質料襪子,應選擇柔軟的棉質,有助吸汗。

TEXT:E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