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薑

家,心之安處

 

Francesco Lietti,旅居香港的意籍畫家,身證「此心安處是吾家」。

在意大利成長,曾居於倫敦7年,一次出走,讓他留在香港,一晃快11年。

他個人網頁說,常作題材為travel and discovery,準確又不準確──準確在,他主力畫亞洲(大多是香港);不準確在,香港已是家之所在。本尊都說,畫香港的作品可自組一個系列。

他筆下香港,是夢幻的,美好的,喧鬧而繽紛的。

作品將在Macey and Sons Gallery長期展出。

C

塑膠彩和混合物料

先再簡述Francesco來港因由。05年,他還在倫敦,生活無不好,卻自覺失落甚麼,遇樽頸。同時,聽說澳籍同事兼死黨要回悉尼──不是直飛,而是暢遊沿途國家,滿腹計劃──百感交集之際,死黨邀他同行,他二話不說,跟去了。

結果,二人都沒到目的地。死黨遇上一名普通話老師,二人相愛,在北京結婚(Francesco做了伴郎);他獨自來到香港,深深被吸引,找了工作,也安頓下來,永久居民身分都拿了。人生,是難測的。

Francesco是一名建築師,閒時作畫。不知是否事業影響,作的都是風景畫,建築為主體,少見人出現。他本人也說不出所以然,「或許將來會試畫人。這刻,我在記錄自己看一幀風景時的感受,不一定寫實。」他用色強烈,塑膠彩的質感也成功渲染情緒。最有趣是他還會找來一堆傳單,雜誌,報紙等,抽取文字,拼貼在作品裡。要知道他又不太懂中文,見他隨機選貼的文字,竟成就一絲幽默:某幢高聳入雲的頭頂黏了「中銀信用卡」,另一座疑似怡和大廈的圓窗高樓上是「核心外圍」(經解釋後他才知這四字的奧義)…

1 2

34

5 6

香港若只如初見……

好像未交代是香港的甚麼讓Francesco著迷,最初是一剎那的醉人落日。那年到埗,他在尖沙咀落腳,走在街上,不期然逛到海旁,夕陽無限好。

去旅行,和定居一處,兩回事,唯獨他對香港依然情有獨鍾。總覺得,西方人看東方,像隔著濾鏡,能過濾不好的地方,著眼好的。某程度上,Francesco不例外。請他用三個詞形容香港,典型答案──vibrant、energetic、colorful。也真的有人問過他,香港很灰,為何筆下香港總那麼鮮艷?

他不是看不見香港的不好。住在銅鑼灣,提起天樂里的同德大押被拆下,悻悻然,

「我沒深入研究,但城市太顧發展,有些包含歷史與文化底醞的東西留不住。然而,這是這裡的活力,又正是吸引我的地方,mixed feelings。」

香港,若只如初見,你說多好?

B

第二屆Bellissima Italia美麗意大利文化節

Francesco Lietti有超過20幅畫作將於Macey and Sons Gallery展出,是為常設展覽,可致電預約參觀(電話:3468 7901)。10月25日,畫廊應第二屆Bellissima Italia美麗意大利文化節邀請,會為Francesco作公開展覽,他亦會現身。

地址:中環雲咸街73號雲山大廈20樓

 

Francesco主要畫景,不追求寫實,為紀錄看見風景時的情緒。同一個海港,畫了11年,由最初抽象、印象派一點,到近年愈畫愈仔細,他說最近又有意畫得抽象,畫風隨心改變。他住銅鑼灣,在家裡望向窗外,都是近遠高樓的外觀,於是他又畫起它們來(如“Coming Soon”及“There’s No Cheap Coffee”),開拓了另一系列的畫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