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盒、蔬果包裝、薯片袋⋯⋯經過一天辛勞的工作過後,回到家中還要處理大量的垃圾和回收物,令生活壓力倍增。若想減少生活中的廢物,斷絕垃圾的煩惱,也許可以從「執嘢 JUPYEAH」暨 Green Bitch 創辦人 Ren Wan 早前推出的《淨好生活:80後執嘢女生的極簡慢活風》一書中找到靈感。書中分享了她逾10年實踐永續生活的體驗,希望讀者能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共60個大小習慣中得到啟示,並嘗試以環境友善的方式生活,最終令自己的心靈有所得著。
環保達人的生活心得
作為環保人士,也許你早就聽聞過「執嘢JUPYEAH」。它於2011年成立,是一個能讓人們交換、共享有用物品的網上換物平台,亦不時會舉辦 Pop Up 換物活動,藉此提倡減少浪費及過度消費。80後女生 Ren 是其創辦人之一,一直關注著環保生態的她,有感氣候變化問題已是刻不容緩,但礙於去年在疫情期間,各種活動被迫擱置,就連「執嘢JUPYEAH」的 Pop Up 換物活動也搞不成,於是她便決定寫書,將生活上各式各樣的永續貼士,從修補衣物到慢生活、減少製造垃圾的心得都統統分享,希望讀者能養成減廢習慣,為環境出一分力。
Ren 認為實踐永續生活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使心境變得平靜。
在家實行「零廢棄廚房」
例如,書中寫到 Ren 於疫情初時嘗試在家中實行「零廢棄廚房」,那時,她努力鑽研有哪一些廚餘可以重新製作成食物,如將芫荽根部製成泰式根辣醬,或是將洋蔥皮磨製成調味粉。「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把廚餘丟進垃圾桶,但當中很多廚餘,在經過適當處理後仍然可以食用,簡單如洋蔥皮,在焗乾後也可以磨成粉狀,作為調味料使用。有趣的是,一些日本雜貨店也會販賣現成的洋蔥皮粉,可是一般人卻會把洋蔥皮當成垃圾,將之棄掉,白白將有用的資源浪費。」Ren 亦表示,即使是難以咀嚼的蔬菜根部,也可加入適量的香料,研磨成營養價值高的醬料;而蕉皮也可以浸泡成肥料水,甚至乎製成 Chutney 甜酸醬,配以麵包或印度薄餅一同享用。
至於剩下的廚餘,Ren 則會拿來製作環保酵素,或是用來堆肥。她仿效了《紐約時報》記者田淵廣子的做法,利用紙皮在家中一隅設置了一個「室內堆肥箱」,將廚餘切細、放進箱內堆肥,任由它們分解,成為泥土中的養分,既可輕易處理家中的廚餘垃圾,又能減少堆填區的垃圾數量,「堆好的肥則可以給自己栽種植物,又或是送給朋友使用,不會造成浪費。」
自家製作的泰式芫荽根辣醬。
Chutney 蕉皮甜酸醬。
Ren 表示,可以用一大塊布將家中的「室內堆肥箱」掩蓋好,並確保泥土不會過於濕潤,這樣堆肥箱便不會產生異味。
環保也能治療心靈
新書以「淨好生活」為題,原來 Ren 自成立「執嘢 JUPYEAH」以來的10年間,曾經「斷捨離」過,將家中雜物清空;亦遷到了坪州,以簡約的方式生活。期間,她發現環保原來與心靈上的快樂息息相關,「我們有很多煩惱都是自招的,例如購買太多物品回家,令家中囤積過多雜物。」她觀察到,有些人過度購物,往往是為了彌補心靈上的缺口,例如囤積了過多衣服的,或許是源自對自身外表的不自信,「希望大家能察覺到自己平日的生活習慣,跟環境與內心之間的衝突,並嘗試尋找解決的辦法。」她續說,「其實做環保是一件開心事,因為為地球做了好事,心情也會變得愉快。環保減廢可以斷絕煩惱的來源,大家不用再花大量時間處理垃圾,清洗回收物,或是把回收物拿去收集站,反而可以更集中了解自己的愛好,令心靈最終能有所得著。」
書中亦分享了不少衣服上的永續知識。
Ren 表示從永續生活中學習到很多編織或食材上的知識,豐富了她的生命。
《淨好生活》一書主要是從帶領讀者反思自己的生活出發,再於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永續生活心得,希望讀者能逐一實踐。